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大众收藏品:火热背后藏陷阱
近年来大众收藏品市场的火爆,使得很多居心不良的骗子也把“捞一把”的希望瞄上了这个市场,他们利用很多人对收藏市场的一知半解,打着“高价回购藏品”的大旗,坑骗收藏品市场的投资者,投资者应引以为戒。
来源:投资与理财 作者:袁元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加入大众收藏品的收藏大军,很多藏家在买进藏品的同时,也有把手中持有的一部分藏品抛售变现的想法。不过,对于很多对收藏品市场一知半解的国人来说,去哪里购买收藏品。又去哪里变现收藏品,里边的道道可是很深的呦,一不留神就可能步入骗子们为你精心准备设计好的圈套,绝对是“坑你没商量”。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发生在我们身边也可能就是你身边的实实在在案例,告诉你,收藏品市场火热背后的陷阱有多深。
只忽悠不操作的“高价回购藏品”
2011年4月,北京德泉艺藏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向社会公开宣传,以销售收藏品为名,虚构到期加价回购的事实,骗取150余人1200余万元去该公司购买所谓的收藏品,一位姓孟的老太太告诉记者,大多数被骗者都是老年人,“我们年轻时小心翼翼,到老了,倒把一辈子的存款都折进去了。”
孟老太说,2011年,她接到德泉艺藏公司的销售电话,对方自称做的是国家支持的新兴文化产业,“我们把邮票和钱币抵押给您,您给我们钱,我们来炒作这些邮票和钱币,三个月回报率就超过10%,半年回报率大约30%至50%。”孟老太说,高额的回报率诱惑了她,她没和孩子商量,就将20万元存款全部取出来投了进去。最终,孟老太没有拿到回报,本金也赔了。现在还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孩子,“我只能自己一个人扛着”。
调查此案的律师告诉记者,委托他的都是退休老人或者家庭主妇,“他们对外界了解不多,很多人甚至是首次投资,没想到被骗走了积蓄和养老钱”。而这些人之所以受骗,就是听信了德泉艺藏公司销售人员可以高价回购藏品的忽悠,销售人员四处忽悠对收藏品市场不太了解的人,声称德泉艺藏公司销售的收藏品在半年或一年内会有大好行情,让客户先购买,到期再加价卖给公司,而当这些老人买了这些藏品过了半年要求回购时,却是回购无门,只能是把德泉艺藏告上法庭,自己辛苦一辈子的积蓄也就这样打了水漂。2014年9月,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以涉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该公司两名高管追究刑事责任。
专业理财师提示您,“收藏品高价回购”,主要问题不在于“回购”,而是因为有些商家承诺高价回购后却携款潜逃。回购只是一种商业的促销方式,本身没有违法,但如果商家没有履行回购的承诺,那就是一种违约行为。如果商家携款潜逃,或者完全没有履约能力,就会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果这种合同诈骗是大范围的针对不特定的公众实施的行为,就有可能构成非法集资罪。
邮票化身“理财产品”
买一套邮票,保证一年后收益率能达到10%?前不久,不少市民接到北京一家收藏品公司打来的推销电话,对方声称正在推广一套“珍邮”,并在活动期间作出溢价回购的承诺,相当于投资了一款年化收益率为10%的理财产品。
据销售员介绍,这套“十二生肖”大全套邮票每册售价约2.5万元。客户购买后,既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回购合同。收藏公司在回购合同上承诺,一年后将溢价10%予以回购,相当于一年后顾客可以拿到约2.75万元。“当然,如果那个时候这套邮票涨幅超过10%,你也可以不履行合同。之后公司仍然提供回购服务,但要收手续费。”销售员表示,之所以推出这项活动,一来回馈新老客户,二来也表明公司对这套产品的升值潜力很有信心。
在交流过程中,销售员一直以“理财产品”来称呼这套邮票,还时不时拿银行理财产品来做比较,“目前银行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很少有超过5%的,投资这套邮票更划算。”一天以后,这位销售员又主动打来了电话,很着急地催促,这套邮票限量发行,目前在浙江的销售配额只剩下最后五套,如果再不抓紧,就没有机会了。既然是生肖邮票全套,即便其中一两枚存世量较少,也不至于到限量的程度。记者提出这个疑问后,对方敷衍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无独有偶,不少网友反映,最近经常接到来自北京、山西、上海等地收藏品公司的电话,推销的也是邮票、钱币类产品,都包装成理财产品在兜售,有的年收益率高达30%。许多人原本对邮票收藏并不感兴趣,但在听完推销员的介绍后,难免有些心动,如果真的是珍品邮票,未来肯定有升值潜力,何况对方还有溢价回购的承诺。
然而,在一些资深藏家眼里,这些所谓的高价回购只是看上去很美,“要么是营销噱头,要么是个陷阱。”“老把戏了,最后公司人去楼空的可能性很大。”听完记者的介绍,杭州资深邮票藏家吴肖平说。早在五年前,北京、上海的报纸曾经刊登过一组广告,当地收藏品公司以980元的价格销售“外交封”,承诺一年后以1200元回购,和现在的做法如出一辙,“结果一年后连公司都找不到了,很多人因此遭受损失。”
据一位投资者反映,目前北京有大大小小不下300家收藏品公司,大多租用的是写字楼,很少有公司在一个地方呆到两年以上。此前他在一家收藏品公司买了东西,结果那家公司一年换了三个地方,“如果连公司和人都找不到,签了合约又有什么用?”
至于那些动辄10%以上的高回报率,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以一家收藏品公司推出的绘画邮票为例,这套邮票标价3800元,宣传的噱头是珍品邮票却按“面值”销售,让许多人觉得占到了便宜。“此面值非彼面值。”吴肖平说,“这组邮票中面值最高的是早年发行的敦煌邮票,面值800元,问题是,那个时候的10000元相当于现在的1元,换算下来,这张邮票的面值只有8分钱,现在的市场价也不过是50元。”
按市价计算,这套邮票只值300多元,商家只要卖出一套就够支付不少人的回购。吴肖平透露,类似的操作手法还有很多,比如将台湾钱币的面额等同于大陆钱币,不明就里的投资者很容易中招,“再来说那套十二生肖大全套,市场价估计只有1.5万元,标价2.5万元已经让商家赚了整整1万元。”
不过,随着这两年市场资金面趋紧以及经济形势低迷,许多收藏品的市场价格都呈现出量价齐跌的态势。比如红木、翡翠和邮票市场去年都出现大面积下跌,溢价回购开始变味。在杭州资深邮票收藏家吴肖平看来,现在溢价回购已经很难说是营销手段,更多是以高于银行的利息向投资者变向集资,“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有些商家依靠欺骗消费者来对冲高额的融资成本,或者直接演变成庞氏骗局。”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大众收藏 陷阱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