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文化建设、文化服务 政府一定是也应该是主体
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公共文化服务 一定是普惠性的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不断强化多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
记者: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服务活动哪个重要?
张平: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活动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基础设施的文化服务,只能是一纸空文;有了文化基础设施没有文化服务活动,文化设施必然形同虚设。
最近,听我的一个朋友讲,现在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馆、展览馆,即使是免费,也往往是冷冷清清,国家花了很多钱,却收效甚微。但他出了一趟国后,却发现国外的这些场馆却完全不一样。同样是免费,但每天都有很多的人进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讲座。到了周末,更是人多如潮。据他了解,人家付给场馆的管理费不是年初一拨了之,而是年终时凭票结算。这些入场券都是免费的,但需要填写名字和证件号码。入场券越多,给的管理费用就越多,反之则越少。这样一来,这些场馆的负责人就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吸引民众到他们的场馆里来。于是国家花钱了,民众得益了,场馆也活了。所以,对文化设施和文化场馆的管理利用,关键还是要看人的能动性,靠机制,靠制度。
2000年我们去台湾的一个城郊,那里有个老年人活动馆,我们进去后不禁大吃一惊,这个外表十分简陋的场馆,里面的空间却十分宽阔。一个打乒乓球的场地居然放了四十多个球台,所有的球台都有人打球,真是蔚为壮观。这个场馆完全免费,但看得出来管理得井井有条,且十分实用。
记者:您曾经在山西担任副省长分管科教文卫等工作,请问您在推进文化亲民惠民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张平:我在山西的那几年,山西投资近百亿建设了十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广场,对老百姓强劲的文化需求还是有了一些缓解。但这个资金的增长率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是相差甚远。还是那句老话,吃不饱的时候,人的需求只有一个,等吃饱了的时候,人的需求就会有无数个。所以,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劲,越来越旺盛,如果还是用老皇历、老眼光看事办事,必然会影响文化决策,也必然会激发老百姓越来越多的不满。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文化 服务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