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国宴到家”就怕炒成“奢华到家”
又到预订年夜饭的时候,现在大上海约200家有正餐的餐饮企业,他们的年夜饭差不多已经在上个月就被订完了。年夜饭市场这么火爆,连平日里都忙着招呼国家要人的钓鱼台也坐不住了。近日,钓鱼台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在网上发布首款产品——“国宴到家”系列年夜饭,最低售价3480元(12月22日澎湃新闻网)
“国宴”很是高大上,“国宴”确也不便宜。报道称,作为钓鱼台国宴的第一次商业试水,今年其限量供应的6000套“国宴到家”系列年夜饭,尽管每套四人份,每人菜式也仅四菜一汤,但其售价都需三四千元一套。这与上海餐厅年夜饭平均也就1500元-2000元的价格一比较,“国宴”年夜饭的奢华富贵之气顿时显现。
只是区区每套四人份的“国宴”年夜饭,其售价高昂可谓“物有所值”:且不说钓鱼台是众多外国来访元首品尝中国美食的第一站,而且,自称国内第一家将全球最严标准落实到企业级别的食品企业,其“国宴”年夜饭是按国宴标准菜式或国宴同款菜品及配方,由钓鱼台大酒店总厨师长进行搭配……如此背景和亮点之下,“国宴到家”只供6000套且配送区域仅限北京和天津,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我想,纵然“贵得有理由”,“国宴”年夜饭为何不能让价格更接地气点呢?
辞旧迎新的除夕宴上,“国宴到家”固然觉得倍有面子。但我以为,这份喜庆和面子,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国宴”二字的特殊蕴意,至于其最低人均消费也要800多元的“四菜一汤”,我看则未必没有再作“改良”的需要。“国宴”是种可信的品牌和形象,可也不见得唯有定个奢华之价,才能显示出它的尊贵不凡、与众不同。恰恰相反,假如有意无意地想着用“国宴”之名来衬托“奢华到家”,或许只会让“国宴”附上太多的金钱炫耀,并侵蚀和损伤了它的美誉。
“国宴到家”首先应是“质量到家”,所以,为了安全目前只能通过冷链配送,它的供货范围只限京津地区,这虽让人隐隐遗憾,却也能够毫无怨言;“国宴到家”还得兼顾“节俭到家”,毕竟当前眼下,无论政府作风,还是社会倡导,过度地炫耀奢华消费,或者为之推波助澜,都与“国宴”这个名号显得十分突兀,甚至格格不入;“国宴到家”最该提倡的是“健康到家”,听说明年他们会逐步发力有机食材产品线,带动其他运送范围更广的有机食材产品,这才可说“符合身份”的正确思路。
“国宴到家”当然可以有多种营销和宣传选项,但实话实说,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最怕的就是炒成了“奢华到家”的“逐利形象”。“国宴”走市场化路子的经营开发,需要盈利没有错,但“钻进钱眼”或“唯利是图”,就无疑是过火和过激了。须要知道,人们推崇“国宴”,或者热衷订购“国宴”年夜饭,要的还是“国宴”的美名与美誉,而不希望将其变成“夸富竞奢”的标志品。否则的话,动辄三四千元一套的“国宴”年夜饭,未必不会沦为“食着不买,买者不食”的“通关物”。
“国宴到家”就怕炒成“奢华到家”。依我之见,为了体现它的独有气质和追求,至少在高高在上的“奢华国宴”之外,还应开发和提供一些价格相对低廉的“朴素国宴”。想想也是,说是“四菜一汤”,一问价格却是“人均八百”,这样的“国宴”,岂能不让人们嚼出些“异样之味”来。(司马童)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钓鱼台 年夜饭 “国宴到家” “奢华到家”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