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慈善“标签”应当附带足够的“含金量”
慈善法草案所说的慈善组织登记,本质上是一种资格认定,是“贴标签”而不是“组织设立登记”,通过贴上慈善“标签”,而享有特定的权利,并且承担特定的义务。
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提请常委会审议的二审稿,删除了网络募捐的限制性规定,规定扶贫济困可以享受特殊税收优惠等内容,都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较一审稿有明显进步。但是,如果要想实现“依法促善”的立法意图,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值得立法者关注,那就是慈善“标签”的“含金量”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社会组织成为“慈善组织”会给它带来什么价值的问题。
慈善法草案规定的慈善组织,不是独立于现行的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之外的一类新的社会组织,而是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今后拟改称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中符合特定条件的某些组织,这些组织在依据相关行政法规登记为基金会、社会团体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之后,再依法申请登记为慈善组织,依法享受慈善法所规定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慈善法草案所说的慈善组织登记,本质上是一种资格认定,是“贴标签”而不是“组织设立登记”,通过贴上慈善“标签”,而享有特定的权利,并且承担特定的义务。
现行慈善法草案的最大问题就在这里。一个组织在依法登记为基金会、社会团体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之后,即使不申请慈善组织登记,也是一个合法组织,可以依法开展扶贫济困等慈善活动,只是不享受慈善法所规定的慈善组织所特有的权利。这样,一个组织是否去申请登记为慈善组织,关键就要看“慈善”这个“标签”能够给它带来什么。
从法律草案来看,一个组织申请登记为慈善组织后,要在治理结构、财产使用和管理、接受捐赠、信息公开等多方面承担慈善法规定的特别义务,接受特别的监管,而其可能享受到的好处,或者说慈善“标签”能够带给它的,主要就是募捐资格。然而实践证明,募捐本身是有成本的,大量慈善组织从来不开展募捐,因而对许多组织来说,这个“标签”的“含金量”不够高,甚至没有实质意义。由此,贴上慈善“标签”,给一个组织带来的可能只是更多的义务,而无实质性权利。这样,法律实施后就极可能会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大量组织即使符合慈善组织登记条件,也可能不愿意去申请登记。因为即使其不去进行慈善组织登记,依据其他的法律法规,其依然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接受捐赠(这些权利只要是非营利组织就可以享受)。
权利义务必须一致,二者失衡必然影响法律实施的效果,我们绝不能只给慈善组织套“绳索”而忽视了慈善这一“标签”所必须附带的“含金量”。建议立法者从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出发,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慈善组织所享有的权利,比如,登记为慈善组织,可以直接享受组织自身收入免税待遇,可以直接获得税前捐赠扣除资格,直接申领公益捐赠发票,等等。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当前许多慈善组织运作尚不够规范,今后在赋予其较多权利的同时,监管也要跟上,从而真正做到“依法促善”。
□鲁舜(公益人士)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慈善法草案 慈善组织登记 慈善“标签”


英国皇家空军军事演习 直升机穿越火海似大片
动物“战”高温
台风“塔拉斯”强度加强 将从海南岛南部近海擦过
费德勒夺得温网男单冠军
海归大熊猫“林冰”产下龙凤胎
法国国庆日阅兵式即将开始 士兵准备受阅
北约多国举行“军刀卫士”军事演习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法国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