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创新是积累的延伸

2016年03月15日 17:10 | 作者:刘仰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关于创新还有一个认识误区是,只有民间才能创新,政府官方无法创新。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能绝对化。前文提到中国历史上炉温技术的提高导致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基本上都是在官方的推动下实现的。当然,我们并不能由此否认民间创新的价值。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在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之前,欧洲社会一方面是分散的小国林立,地方割据,没有哪个政权能够持久地提供技术积累、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另一方面,民间资金也有限,最多在手工艺上有些积累、改进和创新。这一局面直到资本主义成熟后才发生改变。欧洲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形成,与它通过对外扩张获得大量的资本用于技术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美洲和印度。此处不多讨论这个问题,单说当今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最强的美国。

美国早期的技术基本上都仿制或山寨欧洲,以电气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开始与欧洲并驾齐驱。美国真正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源自几个重大项目,一是曼哈顿计划,二是阿波罗计划。这两个巨大的科研项目都是政府主导的项目,它们的成功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革命和创新。事实上,这就是美国能够成为科技大国、创新大国的诀窍:并非依靠民间创新,而是在关键技术领域,由政府投入获得技术突破。政府这么做的动力并非只是市场获利,而是战争,热战或冷战,为此,政府为获得技术领先和进步,可以不计一时的成本投入。今天,人们享受着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很多年轻人在网游中消磨时间,网游诞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和新的财富大佬。其实,网络这个新的技术进步也来自于美国官方支持的军事科技,所谓网游的源头就是军事训练和模拟战争。IT成为美国经济的发动机,并非媒体渲染的几个大学生退学创业那么简单。

要获得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摆正政府与民间的关系。政府长期持久的研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投入有相当一部分在短时间内无法见到效果,因而显得数额巨大且成果渺茫。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这种投入,就没有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当今世界几乎只有中国和美国能够承担这种投入,如果要算上别人,那么还有欧盟和日本。所以我们看到,欧洲某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进步,靠一个国家难以实现,必须靠多国合作,例如空中客车和强子对撞机。日本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它的技术创新只能局限在某些领域。所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政府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能力在全球后来居上,连美国都开始感到日益增长的压力。相对于政府在科技进步上的主导作用,民间研发的技术创新只是众星拱月的辅助,以及在推广领域的全面开花,而非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一味强调民间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淡化或抹黑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在我看来一定程度上属于战略误导。

编辑:秦云

关键词:创新 积累 科技进步 技术创新 瓷器 西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