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大学生新选择“间隔年”释放公益情怀

2016年04月25日 09:18 | 作者:李斯璐 | 来源:新快网
分享到: 

在华农毕业前,女学生Wingwing并没有走寻常路:投简历、找工作、走马上任。她说服家人,腾出一年时间,报名“西部计划”公益项目,投身山区支教。“四年来,我的时间用于学习、实习、参加学生会活动,但入学时,有一句话,我仍谨记在心:读大学,不能不做的还有:公益。做公益的时机,我选择了用踏出社会前的一年。”

毕业季来临,大学生陆续走出校园,或工作,或出国,或读研,无间隙地进入另一个人生阶段。不过,近几年国内大学毕业生中渐渐出现了一个比较另类的群体,他们跳出“毕业即工作或读研”的默认程序,为自己留出充足的空档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空档期叫做“间隔年”,在间隔年中,除了背起包旅行,更是为了做公益服务,以此开启走进社会的路。

ltxb0dmfwi5

                   有参与者用骑行方式,参加间隔年计划。受访机构供图

■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放下求职简历,带着公益愿景上路

广州女孩Wingwing再次打开回忆匣子的时候,她已经当“新妈妈”,她希望,待女儿成长后,能将8年前的支教经历,作为宝贵的人生经验来传授。

2003年,我国教育部开始发起“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号召应届毕业生到贫困区域从事1-2年的教育、医疗志愿工作,一般以中小学教育为主,目前全国约有4.8万名从事西部支教的年轻人。

“临毕业前,我还记住入学前的一句话:读大学,一定要做公益。”在这样的愿景下,华南农业大学财经系学生Wingwing在2008年成为“西部计划”的一员,去到广西百色的小乡村做志愿者服务。“选择参加支教,为的不仅是公益,也为了给自己不一样的体验。”

Wingwing记得,出发的时候,她还赖在妈妈身边,让妈妈送她去集合点出发。但一年后回程之时,则已经独立得自己买车票,辗转几趟客车到广州,然后风尘仆仆地站在父母面前。大家赫然发现,支教的一年里,Wingwing从娇娇女,蜕变成独立坚毅的“女汉子”。

“一年的支教,任务虽然简单,但收获却难能可贵。除了完成镇里教育部门布置的任务,每逢周日,我总会和小伙伴一起,走到贫困山村。山清水秀的百色地区,有着800多个贫困村,在那里,我们注册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心守家园’网站义工,通过探访贫困学生家庭,写探访日记,然后发布到网上,以此促成大城市爱心人士和山区贫困家庭‘结对’帮扶。一年来,我们走过数不清的小山村,其中20多篇调研日记成功促进了‘手拉手’。”

有着舒适的成长环境,成绩优秀,入读心仪大学……生活在广州的优越女孩,被百色平困学生的家庭打动了。“尽管家境贫寒,却对外来世界充满期盼,孩子们小小年纪,却知道一切帮扶来之不易。对比起自己,过去生活一切都有家庭做后盾,太幸福了。”走访路上,Wingwing住过很多破烂的宿舍,用过最简陋的餐具做饭,回到城市后,她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不拘小节,坦然随遇而安。

编辑:王慧文

01 02

关键词:大学生 公益 间隔年 选择 义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