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专题 专题

让民企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甘肃省政协:强“引擎”清“路障” 大连市政协:破“藩篱”正当其时

2016年07月15日 08:36 | 作者:王聪 吕东浩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日前,甘肃省政协召开十一届十五次常委会议,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议政建言。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到会听取意见建议。

截至2015年年底,甘肃全省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有124万余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370万人,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3109亿元。然而,随着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民营企业面临着诸如经营成本增加、盈利空间缩小、投资增长乏力等困难。

如果把民营企业比作一台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增长的“快车”,那么创新将是这台“快车”最强劲的引擎。

“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高层领导创新意识淡薄、创新人才匮乏、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段建玲常委认为,应做到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用人机制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创建战略规划,学习借鉴成功企业的做法,以法、理、情相容的制度应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管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则让企业脱颖而出。“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多,谁就能大大提高核心竞争力。”杨小燕常委说:必须促使传统企业向科技开发型企业转型,采取与科研单位协作的方式,建立专门的科技开发队伍、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掌握专有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科研平台是孕育创新成果的“温床”,刘刚常委呼吁,政府应组织省级和在甘中央科研单位力量,与企业共同做好产学研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除了提升动力,“快车”要想提速,还得减轻配重。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旨在为民营企业腾出资金周转空间、甩掉贷款收费“包袱”。

“在调研中,平凉市非公企业和相关行业管理人员普遍反映,在所有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中,‘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最突出的问题。”平凉市政协主席毛文平说,非公企业融资难表现在渠道单一、银行向非公企业投放贷款比例偏小、金融信贷产品不能满足企业需要、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有效地抵押和担保。

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上,张瑞常委建议,由保险公司为借款人提供保证保险,承担其因非故意原因不能偿还贷款的风险,发生违约时保险公司承担贷款部分损失。

民营企业要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清除“路障”必不可少。针对优化环境,杨兰常委建议,整合社会优质服务资源,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整合,形成非盈利性服务和商业服务相统一,宏观政策和具体管理服务机构相统一,线上信息化平台和线下高效率机构相结合的具有优质资源配置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主动参与体系建设和利用。

“畅通企业和群众投诉渠道,规范受理和处置行政投诉;健全行政效能检查考核体系,促进行政机关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监察制度和行政过错追究制度。”杨利亚常委建议。

甘肃省政协主席冯健身在会议结束时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等重要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更多能够破解难题、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常委会议之前,甘肃省政协4个调研组深入有关市州和县区90多户民营企业,就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形成了4份专题调研报告和一份《关于加快全省民营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建议案》。(记者王聪)

编辑:薛鑫

01 02

关键词:甘肃省政协 大连市政协 民企 民营经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