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刘建:红色的背负和传承
即便到今天,已经是少将军衔的刘建,也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官”,或者自己跟老百姓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他永远记得爷爷朱德说过,我要求你们接好为人民服务的“班”,而不是接“官”,不要老想着往上爬,远了跟人民群众的联系。
刘建简介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少将军衔。
1969年夏,年仅16岁的刘建在黑龙江双鸭山农场喂猪。
彼时的少年刘建,每天挑着沉甸甸的扁担,不是喂猪食,就是挑猪粪。长长的扁担压得他直不起身,踉踉跄跄中,扁担上的铁桶一下一下砸着刘建的脚后跟,一天下来这双不大的脚板已是血肉模糊。
这天晚上,伙伴们都睡了。刘建悄悄爬起来,挑亮豆大的油灯,展开发黄的信纸,开始给他的“爷爷”朱德写信,“爷爷,我不想干了。”
40多年后的今天,全国政协委员、朱德外孙刘建回忆起这件事,仍然对朱德的回信记忆深刻,或者说,他一直就没有忘记过。“爷爷说,你遇到这么一点困难就退缩怎么行?我们的革命不是在更加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最后才取得成功的吗?选择了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
当然,对于还是孩子的刘建,朱德并没有只用“家长式”的说教,接下来的一番话让接到爷爷回信的刘建破涕为笑。他说,“你父亲现在也在江西五七干校喂猪,你们父子俩都在喂猪,那就比比赛,看谁养的猪又肥又壮。”一种历经千难万险,依然安之若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
2016年7月的一个上午,阳光很好。在位于怀柔解放军装备学院一处安静的办公室里,衣着简朴的刘建用这样的一段往事,开启了这段令人难忘的采访。我们和刘建一起慢慢地聊着一个令人敬仰的名字,一个可敬可爱的老人,一个我们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伟大英雄,一个孙子眼中的爷爷。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它的统帅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我嘴里讲不出什么老人家的历史,因为他从来不跟我们讲他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成就。”作为待在朱德身边时间最长的外孙,明知道爷爷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刘建索性“交代”。他对那个停留在小学语文课本和影视剧里的朱老总,那个中国人民心中敬重的朱德元帅,竟也有知之甚少的地方。“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许多关于爷爷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的故事,我反而是从其他人嘴里知道的。”
刘建的办公室并不大,摆放着朱德的几张照片和一个塑像。几个表兄堂弟里,刘建朝夕待在爷爷朱德身边的岁月一共有15年。爷孙俩感情至深,以至于刘建成年后,爷爷奶奶还是习惯昵称其为“建建”。这15年里,朱德从不刻意诉说自己的历史。然而身教大于言传,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用自己始终坚持理想信念的点点滴滴,无意中塑造和坚定着刘建的理想信念。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刘建没有直接回答。他说,爷爷没有参加革命前,曾任滇军旅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等职,月薪2000块大洋。2000块大洋啊,要知道当时学校教员一个月也就几块大洋而已。可当时有名有利的朱德选择了放弃护旧军队,转投共产革命。想来,那定是一种胸怀天下、要为所有劳动者共谋福利而断不肯独善其身的理想信念。
南昌起义失败后,1928年4月,朱德率余部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毛的名字,威震敌胆,响彻华夏。朱毛的名字连在一起。以至于,一些反动地方政府在悬赏捉拿布告上竟称:“共匪朱毛,姓朱名毛”。
然而这支威震八方的革命队伍在磨合中,对于军队建设等问题,在高层也产生了争论。
对于这场毫不掺杂任何私人利益,只关乎探求革命真理的历史“争论”,我们并没有刻意回避。没想到的是,刘建的想法也是如此,他甚至更加详细地为我们还原了这场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争论”。在刘建记忆中,谦虚低调从不肯谈自己的爷爷,却由衷地说起过他对毛爷爷的看法。在评价中,朱德毫不掩饰对毛泽东的敬佩。他说,毛泽东的政治能力很强,他对局势的洞察能力和把握总是很准。最重要的是他最了解中国的实际,总能给人希望,跟着他心里踏实。
这些话或许可以解释,朱德为何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初心不改”。正是这场争论,让真理越辩越明,再加上实践的检验和证实,淬火后探寻到的真理让朱德对毛泽东心服口服。因此,与其说朱德口中“跟着他心里踏实”,不如说是“跟着真理心里踏实”。
于是,这一跟就是一辈子。
还记得小学课文中那篇《朱德的扁担》吗?讲的是井冈山“朱毛会师”后,朱德在粮食短缺的环境中,以身作则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的故事。
刘建为我们讲述了这根著名扁担的“后传”。
1950年代初,《朱德的扁担》被编入了小学教材。“文革”期间,同样一篇课文却被换成了《林彪的扁担》。很多人愤慨不已。有人跑到朱德面前为他“抱不平”时,朱德却哈哈一笑,说,“一根扁担嘛,借他用用,总会还回来的。”
朱德说得风轻云淡,刘建转述得云淡风轻。这就是朱德的人格魅力,正应了毛泽东对朱德的评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因为历史不会磨灭,历史会还原一切真相,他有这个自信。
如海的胸怀甚至也体现在对孩子们的爱护上。
“爷爷实际上还是很爱孩子的。”刘建纠正人们对于领袖人物的“格式化”印象,他还拿出爷爷在北戴河游泳时穿着游泳裤抱着自己的珍贵照片。朱德希望为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因此尤其重视教育。不仅是刘建这几个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他更是把老家很多亲戚的孩子都接到自己家里来,出钱供他们读书,就像今天我们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看到的情景。那段时光,刘建回忆起来都是哈哈大笑。可以想见十几个孩子,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饭时看见饭桌就像狼看到了猎物。“那时候国家也不富裕,爷爷奶奶为了让孩子们吃饭,把自己的口粮压到了最低,即便如此也总是不够吃。后来左邻右舍知道我们家孩子多,做饭时都会刻意多做一些,然后端到我们家里声称‘换’着吃。”这些往事里,生活虽然清贫,孩子们在一起的乐趣毕竟更大些。
只不过,爱护不是溺爱,伟人的爱自别有一格。
刘建有一个表弟在海军,他母亲舍不得孩子当兵去远的地方,就私自告诉海军首长,说朱老总希望把他留在身边。海军首长出于对朱老总的尊重,就把他留了下来。“后来爷爷知道了,说才不需要他留下来照顾,从哪来到哪去,只有在基层才能接受锻炼。”而那句著名的“我要的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不是孝子贤孙”也就语出此处。
朱德没有将身边的任何一个孩子,包括刘建在内,留在自己身边“享福”。他把自己全部付给了党和革命事业仍嫌不够,更不要说动用自己的权威声望,为孩子们争得或留下过什么。一直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离去时,他一生积攒的两万块钱,也作为党费全部上交,为孩子们留下的只有无价的精神财富。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刘建 背负 传承 朱德 全国政协委员 朱德外孙 实事求是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