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李德才:一生成一事 心有莲花开
寒香
20年间,常人所说的“耐得住寂寞”这五个字,在李德才身上,绝非看起来那么轻松。
1999年,隆冬时节,四川成都某军工雷达基地。凌晨4点半,室外温度零下四十摄氏度,被水土不服和感冒双重夹击的李德才坚持着从驻地走到了试验场。
耸立在李德才面前的,是比一间房还要大的试验雷达,它由上千个元器件链接构成,错综复杂。其中,核心器件中波导管腔体中的氦气要尽量少泄漏,甚至不泄漏,只有这样才能让雷达“看”得更远。
如何解决氦气密封这一难题,是关系到一家军工企业的生死大事,研制一旦成功将为国家挽回几十亿元的损失。面对肩上的重担,李德才在彻骨的寒风中沉思良久,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像磁性液体那样,刚柔并济,一定要闯过这一难关!
自1994年至2003年底,为破解这一难题,李德才去成都不下50次,甚至有两个元旦假期都是在试验现场度过,连北京至成都的列车乘务员都熟悉了这位乘客。
最终,难关攻克,仅军工雷达这个项目,就为该企业创造产值不下100亿元。最为关键的是,我们的雷达终于用上了中国人自己的技术,氦气确保零泄漏,雷达的使用寿命延长至十年以上。
板凳坐得十年冷。为了搞研究,李德才毕业晚、成家晚、成名晚,然而,寂寞的背后是一份执着与坚守——
1998年,第八届国际磁性液体(磁性流体)会议在罗马尼亚召开,他作为首位被邀请的中国大陆学者参加会议并宣读论文,随后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Timosona与罗马尼亚学者进行合作研究;
2001年,他参加在德国举行的第九届国际磁性液体(磁性流体)会议并接受德国布莱梅大学邀请,在德国从事磁性液体(磁性流体)制备、磁性液体(磁性流体)传感器研究等工作;
2003年,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磁性液体的专著——《磁性液体理论及应用》;
2007年,他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学者,参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的第十一次国际磁性液体会议并宣读论文;
2010年,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关于磁性液体密封的专著——《磁性液体密封理论及应用》;
在磁性液体实验方面,李德才设计了国内唯一的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试验台,对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的耐压与行程、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设计了磁性液体旋转轴密封试验台,并对磁性液体的静止密封、旋转密封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设计了国内唯一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实验台,对磁性液体阻尼减振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设计了几种磁性液体传感器实验台,对磁性液体传感器理论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国内首次解决了罗茨真空泵及单晶硅炉的磁性液体密封问题;
在国内首次解决了美国860D型单晶硅炉的磁性液体密封问题,多次解决了美、德等国生产的设备上的磁性液体密封问题;
为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设计了上百种具有特殊要求的磁性液体密封结构;
设计了磁性液体加速度传感器、微压差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填补了国内磁性液体传感器领域的空白。
近三十年来,李德才把自己的光与热全部奉献给了磁性液体这一研究领域,为国家节约外汇几十亿美元。
标杆
2016年,大暑刚过,窗外虫鸣不止。
北京交通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学校东门工程训练中心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李德才稳坐于此,清净安然,桌前一摞数学书,身旁则是一间近十万册的“藏书馆”。
“书是我的药。”李德才说,“包治百病,心情不好时,遇到难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书屋里,安安静静地看书,或是算上几道数学题,哪怕是在书屋里待着,整理整理,心情都会明朗起来。”
这是学校给李德才的实验室,他在其中辟出了一间藏书室,落地的书架上分类明晰地摆放着自己多年的积累。
书,是陪伴李德才度过漫漫旅程的朋友,也是他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
自研究磁性液体以来,李德才的许多时间都是在往返于北京至淄博、北京至成都等地的火车上度过的,那时候还没有高铁,单程就要二十几个小时。
爱书的李德才平时少言寡语,不善交际,可一旦投入教学或谈及磁性液体,思路会迅速变得敏捷起来,滔滔不绝。虽然来京时间已超过三十年,但他的沧州口音始终浓重,且语速很快。
这看似劣势,但到了课堂上,李德才往往是把讲义往桌上一搁,脱稿授课且一气呵成,颇得学生们青睐,赞其是“课堂的掌控者”,是活书本。
“有深度,有水平,有方法。”这是同事对李德才的一致评价。
“当老师讲课是最基本的能力,表达清楚,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跟科研都是相关的,搞科研一定要先说清楚。”李德才说。
这些功力,早在李德才求学期间,就开始有意识地训练了。
当年,李德才不满足于老师课堂上的单纯授课,就跑去旁听中科院数学所的数学课,在北师大看电大教学片,通过广播电台选择课程来听。可以想象,当时这位寒门学子用了怎样的“洪荒之力”来拓展自己的生活,去丰富自己的学养和精神世界。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央电大教学的老师都是国内知名教授,许多在“文革”中错失学习机会的有志青年渴望通过自学追回逝去的时光。
“他们讲得特别好,特别有学者风范,把课录下来之后就是一本书,一句废话也没有,逻辑性强,问题阐述清晰,听完他们的课,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舒服。那时我在想,自己要有这种能力该多好啊。”李德才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颜庆津教授讲数学,概念讲得特别清楚;
吉林大学教无机化学的宋天佑教授,化学参数小数点后几位都烂熟于胸;
清华大学的张世民、吴宗泽教授,讲课既严密,又有趣。这种趣味性不是故意开玩笑,而是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感到有意思,有兴趣;
…………
这些体会,只有真心投入其中才能感受到。以名师为标杆的李德才为了提高自己的讲课效果,花足了时间和功夫。那时,哪怕是出差,他都会把闹钟定好,在清晨五点半准时起来收听中央电台的电大课程。
为了进行口才训练,李德才想尽了办法:他要求自己每天放声朗读文本,不仅训练口齿,而且还收获了许多知识和信息;在训练朗读的过程中,他对镜训练,这样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体态语言,确认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将自己的宣讲或者声音录下来播放,反复比照,查找缺点。
北师大梁灿彬老师讲课,全英文教学,上课之前,李德才就先把一些重要中文词汇对应的英文单词抄写下来,并把它们都标上音标,“现在我教全英文课程时,也会把难读的英文单词标上音标,这样对学生非常有好处。”
有标杆,有方法,有劲头。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李德才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并于2015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德才 磁性液体 新型材料 研究开发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