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北京将制定要求基层可开证明的“保留清单”
坚决取消无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事项
新京报:在“服”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刘云广:主要是优化服务。去年11月,市级政务大厅正式挂牌、开放。市级40个部门、700多个审批事项,都集中在大厅办理。过去办一件事,涉及多个部门,老百姓得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现在所有政府部门都在大厅设立了窗口,在大厅都可以办完。同时,我们还进一步推进网上办公、网上办事。
另外,为了让群众少跑腿,我们对奇葩证明进行了清理。审改处为此做了半年的调研,一项项梳理,初步统计由基层开具的各类证明有200余项,目前已取消调整74项,余下的证明事项正在研究中。
新京报:接下来还有什么动作?
刘云广:在清理中介服务方面,通过全面摸底,目前已锁定350余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对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坚决予以取消;对申请人能够自主编制评估报告的,不再强制要求委托第三方评估;对应由政府提供技术性服务的,不再要求申请人委托第三方评估。
按此原则,提出了清理规范150项中介服务的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正在履行发文程序。
已形成大气治理等12项专项责任清单
新京报:在“放管服”改革中,有哪些创新之举?
刘云广:比如在责任清单这块,北京市的做法是通用责任清单+专项责任清单,这是北京的首创。我们要求各个部门,对行使的所有权利事项,做一个通用责任清单。这份清单,是市政府审改办统一给的模板。所谓专项责任清单,是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在一些重大领域,在一些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上,形成专项责任清单。到目前为止,形成了12项专项责任清单,包括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交通拥堵管理、应急管理等。
专项责任清单,就是把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所涉及的所有政府部门,从市级政府到乡镇一级,各自职责到底是什么,具体在哪些方面要负责任,这项清单里都有详细描述。对于部门间涉及职能交叉,上下级间有衔接的,还有详细的工作流程图,发到各个部门,让衔接顺畅。(记者王硕)
编辑:梁霄
关键词:证明 基层 开证 清单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