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浙江普遍推行垃圾分类 “绿色革命”破解“垃圾围城”
分类减量 破解垃圾围城之困
每天早上7点多,杭州市新江花园社区服务中心旁的垃圾分类宣传点上,前来用厨余垃圾换奖励积分的居民就会排成一列。“准确分类的积两分,有差错的积一分,3分可以兑换一个鸡蛋,20分可以兑换牙膏、纸巾等。”住户王洁英说。
杭州自2010年3月开始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对应红色、蓝色、绿色、黄色四种颜色垃圾桶。
杭州市城管委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副主任郑胜全介绍说,截至目前,杭州市区已开展垃圾分类的生活小区1920个,参与垃圾分类家庭115.77万户,有序推进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中小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超过90%。
分类后的垃圾也得到了妥善处理。在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一期工程已经启动,每日可处理200吨餐厨垃圾。据介绍,该项目采用德国技术,每吨餐厨垃圾可产生65立方米的沼气,日均沼气发电可达26000度左右,相当于约4000户杭州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组合拳”确保垃圾分类见实效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浙江11个设区市城区均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超过50%,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3%;所有县(市、区)均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省级试点村达4500个,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覆盖率超过90%。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端、终端合力保障,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百姓容易接受的方法,这些是顺利推进垃圾分类的关键。”金华市政协主席陶诚华说。
浙江推行的垃圾分类还是一本具有长远效益的“经济账”。据金华相关部门统计,如果全面实施垃圾分类,金华每年可减量农村生活垃圾66万吨,减少清运和处理费用约2亿元,节约资金用于当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奖补还有节余。
此外,完善的奖惩机制对于助推垃圾分类的长效落实起到显著推动作用。多名基层干部表示,垃圾分类工作需要落实到个人,浙江在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垃圾分类红黑榜后,每日检查、张榜,让大家“互相监督”,有效提高了居民自觉性。
编辑:梁霄
关键词:垃圾 分类 浙江 杭州 金华 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