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揭秘春运航班保障 高峰每45秒起落一架飞机

2017年01月24日 11:05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为活体器官抢26分钟

在600米以下高空,接棒管制的权限转移至塔台,这一高度的关键动作是飞机起飞与降落。

99米高的首都机场西塔台,天气好的时候连几十公里外的国贸“中国尊”都看得一清二楚。“东航2103经过C、M,在D5外等待。”塔台管制员祝嘉伦坐的椅子有一米多高,透过大玻璃,3座航站楼、3条跑道尽收眼底。盯着飞机看是祝嘉伦的主要任务,单调且高度紧张。盯着外面的飞机,对着显示屏上的位置,一分钟得给不同航班上的机组打十多个指令。

塔台指挥,得练就迅速反应的本事。5天前,首都机场迎来春运后首场降雪。6时55分,外面飘着雪花,一个事关患者生命安全的消息让塔台更忙了——从首都机场飞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东航5183航班有活体器官运输任务。偏偏赶上降雪,飞机预计延误较长时间,这就对活体器官保存带来影响。于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役”在运行管理中心、空管中心流量室、塔台管制室打响。

7时24分,东航5183航班首次联系塔台放行席,并报告需要机位除冰,管制员随即派除冰车前往;7时45分,机组报告除冰完成,优先滑行,其他机组主动配合。

但在7时55分,当飞机滑到跑道头准备起飞时,值班主任管制员又收到机场运控中心通知:中跑道因北部摩擦系数差,如果起飞将会危及飞行安全,需要临时关闭跑道进行扫雪,预计需要25分钟。

没有工夫犹豫。值班主任管制员立刻根据现场3条跑道流量和塔台放行速度,当即与进近管制部门积极协调,将航班和中跑道外等待的10余架飞机分流到两侧跑道起飞。8时20分,东航5183航班正常起飞,比预计起飞时间提前了整整26分钟。接着,又在沿线空管单位的全程保障下一路直飞,准时到达浦东机场。

保障航班正点已优化至极限

从地面滑行,到进跑道,再到起飞、降落。这些影响航班起降的关键时间点都由管制员掌控,但航班正点率怎样才能更高一些?

首都机场3条跑道上,均有航班起降。在高峰期,所有飞机都需要排队等候,听从指令。“由于航班数量较大,目前通行能力和跑道每小时起落航班的数量都基本饱和。”塔台管制室副主任郝雅琳说,空域资源、外区限制、安全间隔、天气等原因,也会影响航班正常率。

其实,保障首都机场航班在最短时间起飞、降落已经优化到极限。去年,白剑管制的飞机间隔系统还专门从此前的仪表间隔升级为目视间隔。仪表间隔要求飞机降落时,与前一架飞机的间隔要控制在7、8公里左右,而目视间隔则缩短到6公里、由飞行员掌控。“这也就提高了机场航班的起落效率,让通行能力更高,从而让更多旅客尽早搭乘。”他说。

今年春运期间,首都机场预计进出港旅客量达到103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47%,日均26万人次;进出港航班6.68万架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61%,日均1670架次。高峰日起降航班预计超过1760架次,旅客量突破28万人次。“虽然旅客量激增,但这些天并未出现大面积的延误。”首都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飞机 航班 高峰 起落 首都机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