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男子送儿高尔夫球杆温暖网友 因父母埋怨"挣钱少"回京

2017年01月25日 11:30 | 作者:王煜 赵蕾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回家

1月11日早,杨卫没有去食堂吃早饭。不到9点,他提着20斤大米,带着几本新台历,和老乡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那是物业公司放假的第二天,杨卫说,自己“不想那么早回家”。可是实际上,早在12月13日,他就去沙河镇的代售点买票,264元的票面价,加上6元的手续费,杨卫一点不含糊。

公交转地铁,一个多小时后,杨卫出现在北京西站的站前广场。因为怕“过不了安检”,杨卫用自己的床单,将买给儿子的高尔夫球杆层层裹住。箱子矮,球杆高,无论怎么放置,这支球杆始终凸起在外。

然而他并没有引来安检人员的注意,却引起了现场正在采访的媒体的注意。面对镜头,他挥动着球杆说,“我们农村没有高尔夫,我想我的儿子跟北京人一样。”

这组报道,后来被命名为“回家的礼物”,而“高尔夫大叔”杨卫,也很快成了网红。

但是杨卫并不知道这一句话的力量,整整一天,他都在赶路。回到家时,已经晚上11点钟。家人都在等他,弟弟还为他做了一顿饭,但杨卫累了,没和家人多说句话,倒头便睡去。

回家第二天,杨卫去芮城县城看望妻儿。为了照顾儿子上学,他的妻子在学校附近陪读,每年房租两千元。离家多年,他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一家人在出租屋看了一天电视后,杨卫带着儿子回到了农村老家。

在老家院里,杨卫取出高尔夫球杆,手把手地教儿子。

“上班的地方附近有高尔夫球场,我看业主玩过,这活动新鲜、高端。”杨卫经常去捡球,然后带给儿子。

2009年,来北京的第一年,他给不到4岁的孩子买了一把吉他。“想着他自己拨着玩,也能找到感觉,以后可以报个班学。”杨卫至今不知道儿子有什么兴趣爱好,只想着带一些城里流行的东西,让孩子“见见世面”。

编辑:梁霄

关键词:男子 高尔夫 球杆 温暖 网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