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搬家师傅的"北漂"人生:周末生意最好 见证不同的故事
三个客户三种“北漂”人生
按照平均每天接3至4单算,陈丰一个月要帮超过100户人搬家,一年的客户就是一两千个。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有时候一天三个客户,很可能就是三种人生。”
有的人换了工作,有的人分手了,有的人雄心壮志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有的人打包行李离开了这里……陈丰是一个资深的“北漂”,也一路见证着各种各样的“北漂”故事。
他见过比较惨的客户,是一个半夜求助搬家的姑娘。“大学刚毕业,遇到黑心的房东,大晚上被赶出来,我们去的时候行李都被扔到了马路上。把行李装上车后,把她从鼓楼外大街送到了朝阳路的一个快捷酒店暂时住下。孤零零的一个女生很可怜!”
他也见过即使很惨但是眼睛里能放出光来的男孩。“一个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坚持拍电影,摔断了腿,借住在朋友家里。因为搬过一次家我们算是认识了,后来他去医院看病没人帮忙,就会求助我。那是老旧的居民楼,我把他从5楼背上背下,背了一年多。”陈丰没有收过他的钱,后来他们也没怎么联系了,但想起这个男孩讲到电影时的眼神,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也有老客户,从一开始租房子住,到后来找陈丰搬进了自己买的房子,在这个城市落地生根,但大多数客户还是那种没房倒来倒去租的人。除了艰辛,陈丰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一种动力。他说:“北京是个大城市,机会多,年轻的时候,就该来闯一闯。”
每年毕业季、上学季,是搬家师傅们最忙的时候,“最多的就是年轻父母们,为了小孩上学,把大房子卖了,换到了城里的学区房住。”站在动辄每平方米十几万元的小区里,陈丰显得很释然,“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数字。”
按照计划,他也要搬家。两年前,他用这些年搬家赚的钱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学区房,现在女儿在北京上小学,等初中的时候,他就可以带着女儿回家住“学区房”了。 (记者 彭文卓)
编辑:梁霄
关键词:师傅 生意 故事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