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狱医”张广军亲手为艾滋患者清理伤口
咬你一口
平静,是短暂的。
一天,病犯卢某合并颈部淋巴结破溃感染,脓液外渗,疼痛难忍,不停地用手抓挠,到处乱摸,并吼叫不止。
稍懂艾滋病常识的人都知道,脓液和血液感染是一样的,也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面对随时被抓伤、被感染的危险,张广军戴着薄手套便为卢某清除感染处的脓液。
为缓解卢某的疼痛,她在流脓处涂上强止痛剂,并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就在包扎过程中,卢某疼痛难忍故意把纱布撕掉,并大吼:“疼死我啦!老子要是病发了,咬你一口,让你也尝尝艾滋病的滋味!”
张广军并没有退缩。重新清理脓液进行包扎。然而,卢某又一次将包好的纱布撕掉。张广军大吼一声:“再这样折腾,很有可能加重感染,到时候你就真的完了!”
包扎完后,走出监区,张广军才发现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掏出钥匙,好长时间才把办公室的门打开。
当晚,张广军放心不下,再次走进监舍,来到卢某床前。卢某对她说:“自从我得了艾滋病,别人就像怕瘟疫一样躲着我。亲人走了,朋友没了,原以为你也不会真心给我治病,没想到,在我几近疯狂的时候,你还这样对我,谢谢你。”
换个岗位
“妈,你什么时候能换个岗位啊?”
“小孩子,你懂什么。”
张广军的儿子今年23岁了,这是他小时候经常问妈妈的一句话,如今,孩子也学了医,开始渐渐理解妈妈的工作。
“闺女啊,咱能不能换个岗位?这个岗位太危险了。”
“爸妈,我干的就是这个专业,哪能换呢。”
张广军每次回老家看望父母时,都免不了被问换岗位的事,每次,她都是这样回答的。
张广军与爱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同被分配到新康监狱从事医疗工作,只是所在科室不同。对于妻子工作的职业风险,张广军的爱人心知肚明,除了提醒她注意防范、周末带她去爬山减压外,并没有建议她换岗。他深知,妻子认定的事很难改变。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张广军一样的胆识,也并不是所有家属都能支持和理解这份工作。
一名年轻同事曾找到张广军,眼里噙着泪说:“主任,我的孩子才两岁,爱人怕我看管艾滋病病犯把病毒带给孩子,经常和我吵闹。你让我看管10个其他病犯都行,就是别看管艾滋病病犯。”
身为妻子和母亲,同事心中的顾虑张广军也有,但作为领导,如果连她都退缩了,这工作还怎么干?
于是,张广军告诉这名同事:“与病犯直接接触的事我来干,你就负责写写病历吧。”
编辑:梁霄
关键词:狱医 张广军 艾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