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一部电视剧日播放量达15亿 网播量造假谁"背锅"?
行业炮轰
视频流量造假形成产业链
宋方金的“炮轰”并非空穴来风。近日,一则由《中国电影报道》进行的调查引起业内的普遍关注,报道中实名指出电视剧《孤芳不自赏》仅2月22日至23日一天之间,在网站的点击量就猛增14亿,数据监测机构发现其播放量涉嫌造假,甚至达到90%注水的严重程度。
这也导致另一部以高流量著称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躺枪”。宋方金指出,该剧曾经在收官时达到“33天、58集、309亿次的全网播放量”,并在播放期间达到过“一天播放量破15亿次”的惊人流量。他按照中国网民7.6亿人的总量估算,如果要达到单日播放量15亿次,理应每人至少在视频网站观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两次以上,才可能达到如此巨大的播放量,而这显然不可能实现。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疑问似乎最终都指向了造假猖狂的第三方刷量机构。在淘宝、微博等公开页面,大肆宣扬“低价保刷量”的第三方机构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只要四毛就可刷出视频网站1万次播放量”“只要一天就可以刷出微博话题阅读量10万次”等刷流量、刷口碑和刷讨论的地下产业链早已成熟运作多时,也被认为是电视剧播放量数据造假背后的黑手。
平台辩解
外界对网播量有认知误区
电视剧流量造假的地下产业链确实存在,不过据此质疑单剧单日15亿次的播放量,并认为播放平台对此默许或合谋,将其纳入黑色产业链的一环,视频网站显然并不服气,大呼委屈。
“一个剧有两亿次的播放量,就觉得有两亿人在观看这部剧,这是认知上的误区,这两亿次播放量有可能只是由两千万人带来的。”腾讯视频产品技术部副总经理何毅进指出,在视频网站行内,影视剧的播放量其实有两个统计标准,其中大家常见的播放量次数是一种叫做“VV”的指标,它意味着只要用户点开网站中的某个视频,无论是自动播,还是用户点击按钮播放,无论在手机端、PC端还是电视端,只要开始播了,就算一个“VV”播放量。何毅进解释,“如果用户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特别喜欢,他看了两集就是两个‘VV’播放量,他除了正片还看了赵又廷和杨幂的各种短视频,可能加起来他一个人贡献的‘VV’有10个。”
按照这个标准推算,单日播放量15亿次的电视剧,其实并不意味着有15亿人看了这部剧,而更可能是有1亿人贡献了15亿的“VV”播放量。而58集、播放量过300亿次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平均播放量单集过6亿次,意味着可能最多1亿人次的观众平均观看过正片及花絮6次。对于4.4亿人的全网视频用户总量来说,这一数字属于合理范围。以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例,在超过40%的收视份额下,该剧在全网的视频播放量截至上周四已达到136亿次,单日播放量也超过10亿次。
然而,不以实际观看人数来统计,这样的数据流量还有参考价值吗?何毅进介绍,除了“VV”之外,视频网站内部大多还会统计另一个播放指标“UV”,即独立访客的播放量,它意味着只要是同一个IP地址下的用户,不管其是用电视、电脑还是手机观看,都只会产生一个“UV”播放量(在实际统计中也会考虑到多人单IP的情况,一般会采用比较保守的比例进行统计浓缩,比如单IP最多对应3个UV),这就很大程度上挤掉了“VV”统计的水分,落实到了具体用户数量上。
编辑:梁霄
关键词:电视剧 播放量 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