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全国劳模白伟东:从“小木匠”到大国工匠

2017年04月25日 16:53 |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家库成员、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师、全国劳动模范、24项国家专利拥有者……如此多的“头衔”及荣誉,集于一位工人之身。

这位工人叫白伟东,大兴安岭神州北极木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设计部部长。扎根大山深处30年的白伟东,是公司一线工人的骄傲,也是一名“骄傲”的工人。

“瞎琢磨”中,创新的种子开始萌芽

如今的白伟东,在木材加工领域可谓“大咖”级人物。但是,当我们追根溯源去寻找他创新“启蒙点”的时候,却发现是那么的“偶然”。

白伟东的父亲也是林业工人,他从小就在林区长大。

上世纪70年代,林业工人的家庭大多都很清贫,到了春季,淘气的男孩子们就会在木棍的一端固定一个用铁丝做的钎子,去刚化开的小河里抓鱼打牙祭。白伟东发现,木棍扎到河底的鱼后,往回拽钎子经常会从鱼身上脱离,好不容易扎到的鱼又跑了。于是,他把鱼钩绑在铁钎子上做了一个可以钩鱼的“武器”,被钩住的鱼无法挣脱。这一“武器”引来小伙伴们的争相效仿。

随着年龄的增长,白伟东爱学习、善观察、勤动手的天性愈发显现。16岁的时候,白伟东就开始用自行车去井房驮家里的饮用水,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冬天,两个装满水的大水桶挂在自行车后座上真是沉啊,白伟东利用小轮带动大轮更省力的原理,对自行车进行了改造。

回忆起少年往事,白伟东说:“我就是爱‘瞎琢磨’。”但就是在这琢磨的过程中,创新的种子开始萌芽。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全国 劳模 白伟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