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全国劳模白伟东:从“小木匠”到大国工匠

2017年04月25日 16:53 |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面对挑战不屈服

1996年,白伟东应聘到宜家木业公司(大兴安岭神州北极木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工作中,他屡次遭遇挑战。

1998年,一个外国客户来公司订购6.2米长的集成材,而公司的指接机不足4.2米。“你们中国人,做不了这样的事情。”外国专家的语气中,藏着蔑视。

“骄傲”的白伟东怒了,他当即拍了胸脯,承诺3天拿出方案。

之后的72小时,白伟东几乎没合眼,反复设计研究。奇迹出现了,他成功了。

2013年,大兴安岭集团公司去国外考察直径300毫米空心木柱项目,外国同行们又对中国的技术发起了质疑:“这个产品,中国企业做不了。”白伟东听后非常不服气:“我就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这一次迎接挑战,过程非常艰难。白伟东和团队因为方向性错误,离目标越来越远。甚至到第20次方案出炉的时候,技术壁垒也始终没有攻克。

白伟东没有放弃,苦思冥想之际,助手不经意间的一句“以柔克刚”,使他豁然开朗,也使整个研发峰回路转。白伟东和他的团队运用“柔性收缩”思维,通过半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第一台空心木柱液压拼圆机,填补了国内外同类型设备的空白,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面对困难,你得想办法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白伟东对记者说,持续不断地学习,是他的成功秘诀。

1992年,17岁的白伟东初中毕业后到船上当了学徒。3年后,他凭借勤奋自学掌握了机械基础知识,成为当时三江最年轻的轮机长。

转入木器行业后,他从零开始,凭着勇往直前的钻劲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对着图纸和设备边学习边研究。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气动与液压》《机电一体化》《林业起重输送机》等专业知识,查阅了文献资料500多篇,做读书笔记20余万字。

工作中,他研究的是木材,但他还自学了车工技术和电焊技术。

2007年,白伟东成为高级技师,并通过自学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2011年,他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课题《落叶松结构结点设计研究与示范》项目,成为国家标准《结构用集成材》和《木结构设计规范》的参与修订者。

正是在不断学习中,他从一个“小木匠”成长为大国工匠。

“如今大小兴安岭全面禁伐,林业职工不能止步不前。”白伟东对记者说,“我们要瞄准国际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不断拿出更好的产品,让老林区焕发出新光彩。”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全国 劳模 白伟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