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福建两村庄号称两百年不通婚 现打破“毒誓”和解

2017年05月05日 17:13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福建南安市的月埔村和梧山村,是相邻的两个村子,多年来,两个村子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两村村民不能彼此通婚。而他们的理由是,200多年前,村中的先人们因为争夺水源爆发冲突,之后彼此便立下了不通婚的“毒誓”。今年3月,有两村村民在一起吃饭时谈起这件事,认为该结束这个荒唐的行为,本月1日,一场“解除互不通婚仪式”在两村间的防堤路上举行,打破了200多年来的“毒誓”。

“从小被父母告诉不能娶邻村女”

36岁的王权有(化名)在梧山村经营着一家通讯用品店,他告诉北青报记者,月埔村和梧山村不通婚的历史有很长时间了,“反正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以后长大了找媳妇,找哪的都不能找月埔村的。当时也没想过问为什么,反正周围的亲戚朋友也都是这么说的。”

傅维建在月埔村经营着一家小旅馆,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两个村的村民多少年来一直活在这个“毒誓”下,“老人们都说结怨是清朝时候的事儿,有200多年了,因为当时要争夺从山上流下来的水灌溉,就起了冲突,冲突之后双方就定下来,两个村的人不能通婚,一旦结婚就会受到‘诅咒’,但到底是不是这样,也无从考证了。”

负责管理月埔村的当地玉叶村党支部书记傅文贤向北青报记者证实,两村之间确实存在这样的历史积怨。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村村委会都试图改变这样的情况,但是很少有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已有人私下打破禁忌

王姓是梧山村最大的姓氏,梧山村老年协会会长王跷鼻是村中同姓人中较有威望的长者,他告诉北青报记者,最近几年,曾经有一些年轻人试图打破这个禁忌。

王跷鼻说,“乡村更倾向于人情社会,如果说有人打破先人的‘规矩’,就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也担心今后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虽然确实有人打破禁忌,但很少。”

王跷鼻表示,2013年,梧山村的一个小伙子就和月埔村的一个姑娘办理了结婚手续,“两个人当时办婚礼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两家人虽然也反对,但是拗不过孩子,就悄悄把婚礼办了,现在这对夫妇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了。”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福建 通婚 毒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