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陈虎:社会需要有担当的工人 普通工人也能出彩
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有5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其中30多个由陈虎一人取得。
给机器修“神经”的医生
清晨9点,高铁从北京西站开出,行走在华北平原上。5个小时候后到达距离北京800公里的豫中小城漯河市,5月初夏的阳光把树叶开始染出油绿色。下午1点半,《工人日报》记者刚走进这家位于漯河市人民路197号,有60多年历史的军需企业里,就听到了上班的预备军号。
赶着要去上班的工人告诉记者,听见军号就去上班,这是从建厂就保留下来的习惯。顺着一片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的小路走到底是厂区的大门,右手边有一间房子。这就是以际华3515一分厂维修组班组长陈虎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推门进入,陈虎正在屋里摆弄着几排电路板,见记者走进来。赶紧收手在身上抹了一把,把记者引进屋来。
这是一间大约25平方米的房间,屋子里的一排橱柜占据了很大面积。陈虎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取得的荣誉和创新专利把橱柜占得满满的。
“做啥工作,都要做最大贡献”
“你别看他虎头虎脑的,他可是我们这里给机器修“神经”的医生。在工作中特别有主意,刚刚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515工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韩立平告诉《工人日报》记者,陈虎1994年从技校的毕业生到漯河市劳模,再到现在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已经工作了23年。橱窗里摆放的5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中,有30多个是陈虎一个人取得的。
陈虎所在的际华3515皮革皮鞋有限公司担负着军队、武警部队等着装单位的重要保障工作,主要为部队后勤装备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和这个厂一样,陈虎和工厂有一样的坚守。“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选择不同肯定会有不同的结果。”陈虎告诉记者,他毕业时正值东南沿海用人的高峰期,很多同学都去了广州深圳等地。只有他选择了来这个军工厂。和同学丰厚的收入相比,他的收入显得很是单薄。“刚开始的时候一个月60元到100元,转正之后300元。跟同学比肯定差很多,但是我喜欢摆弄机器。”陈虎说,“无论做啥工作,都要做出最大的贡献。”
编辑:梁霄
关键词:陈虎 社会 工人 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