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做隧道的“年轻人”:“我们的青春都在项目上”
随后黄毅翔将他们公司的“年轻人”捋了捋:
以全国优秀青年建设者身份在人民大会堂发言的陈觅杭,参加雀儿山隧道建设时只有22岁;攻坚施工难度最大的深圳地铁人民南车站,并创造了地铁施工“深圳速度”的深圳地铁9号线9104-2标段项目组,“85后”员工占比达63.3%……
“年轻的表现不仅是年龄,更多的还有精神,在工地上,一些老专家的表现比年轻人也不遑多让。”黄毅翔告诉记者,在他们工地,就有年过6旬,人送绰号“穿山甲”的彭科堂等老专家,他们都像不服老的黄忠一样,在工地一线和年轻人一起解决施工中碰到的问题。
“中梁山隧道4300多米,为确保隧道高精度测量要求,60多岁的彭科堂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带领测量队的小伙子们翻山越岭,对30多个导线点进行测量,每个测量点数据都认真确认无误后再作记录。”黄毅翔说,“当时还是夏天,重庆的气温逼近40度,但看到年过六旬的彭老仍然坚守岗位,项目上的年轻后生都受到触动和鼓舞,在测量放线过程中,无论山路多险要、条件多艰苦,测量难度多大,从没有听到哪位测量员埋怨过。”
靠这些“年轻人”,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从零起步,现在已经承揽隧道126座,总长260公里;桥梁271座,总长228.59公里;地铁车站34个,盾构区间单线总长48公里,其中小什字项目获得重庆市政金杯1项,中梁山、小什字项目获得国家市政金杯奖2项。
在这些“年轻人”的努力下,哈大高铁、深圳地铁、南宁地铁、徐州地铁、渝黔铁路、海南西环铁路、怀邵衡铁路、雀儿山隧道、缙云山隧道、中梁山扩改隧道等一大批施工难度大、社会影响深,对加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转型意义重大的项目都顺利完工,“重庆隧道”的名头也随之响彻全国。
“既然选择了,就好好干下去。”这是隧道工人在接受采访时最多的回答,印证这个答案的,却是更多的青春和汗水。
“桥多了,路通了,所有的付出也就值得了。”黄毅翔说,“对我们做工程的人来说,只要项目在,人就不会老,因为我们的青春都在这些隧道上。”
编辑:梁霄
关键词:隧道 年轻人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