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李根绪:为中国印钞造币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7年06月20日 15:46 | 作者:彭文卓 |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一生都在学习

“1993年,他被诊断为胃癌,医生说他只有5至7年的生命了。可是7年过去了、8年过去了,他一直顽强地活着。每到年底,他总是跟我们说:你看,我又超期服役多活了1年!时间对我来说太宝贵了,印制技术还有很多要研究的。”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离退休中心,老伙伴们这样介绍李根绪。

给老伙伴们印象最深的是,他一直在学习,离休后还在积极从事印钞科研工作,即使80多岁高龄时也没有休息,他每天还坚持到企业上班,画图纸、搞设计。

“印钞是个精细活,工人要懂机器,设计要懂原理,要想中国的票子好,就要有好的印钞机,我想设计出好的印钞机,为国家印出好的票子。因此,我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造出好机器。”李根绪年轻时说的话,成了他一辈子的追求。

建国初期,为了丰富自己的印刷理论知识和机械知识,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李根绪走进了职工夜校。当时业余学校均为私办,学费是工资收入的30%以上,他从白纸坊徒步走到宣武门,开始补习小学、初中、高中的文化课,通过11年不断地学习,他系统地学完了中学的所有课程,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节假日、业余时间就去新华书店看机械学方面的书。书的价格贵,他买不起,就用纸和笔把一些重要的知识抄下来。

李工不仅自己学,还是个负责的师傅。他总是说,“印制要发展,光靠我一个人不行,要靠年轻一代来接班。”他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为年轻人搭建舞台。

当某一种印钞机得奖后,李根绪讲:“不要写我的名字,我只是提了建议,出了点子,活儿是年轻人干的,要奖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干劲儿……”大家有一个感受,只要你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全部告诉年轻人,让年轻人尽快成长。

如今,李工走了。但从同事的叙述中,总觉得他行走过的路,会让更多的后来人奋发图强。

采访手记

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倔老头”

李工走了,在他入选国际货币“名人堂”后不到一个月内。很遗憾,我们没有在他生前采访到这样一位默默无闻而又举足轻重的“大咖”,甚至在找他的照片时,因为涉及工作性质等原因,找不出特别“像样”的照片。

我们从后人的叙述中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他:他是中国自主研制印钞设备的奠基人,技术地位毋庸置疑,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倔老头”。

关于他的脾气,大家说了很多:他是一个有大脾气的人,但更是一个有大胸怀、大智慧的人;个性倔强,为了一项技术敢和领导拍桌子;在病床上都在看书、画图纸,你要是劝两句,他马上跟你急:能坚持己见,耿直爽快,一切吵架都是为了技术的提升……

所以大家很服他。他们说:搞技术的就该有些脾气。

因为有脾气,才能憋着一股劲儿从小学文化学成了国宝级专家,才能从无到有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印钞设备和队伍,才能让我们的印钞技术到今天能屹立于世界!(记者 彭文卓)

编辑:梁霄

关键词:李根绪 印钞 造币 事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