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中建高级工程师左树生:“极限”专家的毫米挑战

2017年06月22日 15:51 | 来源: 劳动午报
分享到: 

加工精度2毫米,空中定位1毫米,安装精度1毫米……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大剧院工程(简称大剧院),这座我国西部地区最具文化魅力的大型完整仿唐建筑地标,它的钢结构安装按照鲁班奖标准建造,精度接近领域极限。

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有着19年工作经历、干过20个钢结构工程的高级工程师左树生在工程中竭尽全力,尤其在综合演艺厅、舞台两个屋顶拱形钢桁架结构施工中成功挑战极限,被人尊称为“极限”专家、“传奇”老左。

力排众疑

推算说服专家组

2016年6月,大剧院屋顶到底采用何种钢结构形式,让老左成为了众矢之的。因为他的方案与多数专家相左,他坚持自己方案的正确性,如何说服专家组成为了棘手的难题。

经设计院设计,多数专家倾向于球形桁架结构形式,但老左根据大剧院屋顶32米跨度、46米高, 4千平方米面积,重2千多吨,4700多根杆件拼装的特点,却提出了拱形钢桁架结构形式,这一方案遭到了多数专家的质疑。

为了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明,老左开始“发狠”。他将自己禁闭在办公室里,24小时不间断计算和推演,甚至到了忘我的“疯魔”状态。由于两个大屋面节点多,需要分别核算节点受力情况、还要参考类似工程及专家们的意见,计算具有复杂性、连续性和耗时性。他采用计算器演算和BIM建模模型演示进行全面推演,仅底稿就打了两千多张,饿了啃口面包、渴了喝口矿泉水、累了趴在桌上打个盹,晚上浓茶相伴解乏。当所有计算推演完毕,已经整整过去了半月,他的体重也骤降30斤。

通过计算得出,架体每平方米要承受1吨重量,如果采用球形桁架结构,最大球体直径要超过难以想象的1.4米,而且多达13个连接点很容易将球体撕裂。采用拱形钢桁架结构形式,虽然拼装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但便于做节点加强,抗震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能达到最佳,任何特殊受力都不会破坏架体结构。

2016年7月,在有10多名钢结构专家召开的方案论证会上,左树生自信满满地阐述着他的观点。在40分钟内,他把两种钢结构的BIM剖面图不断演示给专家们看,并通过大量的演算数据进行说明,其缜密的思维、精确的计算加上直观的BIM演示效果、让专家们赞叹之余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其中一位知名老专家更是当场心悦诚服地竖起了大拇指,最后所有专家一致举手通过他的方案。老左成了避免这次重大设计缺陷的关键人物。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中建 高级工程师 左树生 挑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