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中建高级工程师左树生:“极限”专家的毫米挑战

2017年06月22日 15:51 | 来源: 劳动午报
分享到: 

神奇绝技

助力高空拼装

搭设高空人工拼装平台、空中桁架整体定位1毫米,当拼装准备事项被扫清后,2016年9月,老左根据构件的施工工艺主次、先后安装顺序展开了最后昼夜拼装,而他的两项绝技也开始在安装一线展神威……

当时,虽然每根杆件都做了编号,工人也做了识图编码培训,但要从数量庞大的杆件中快速找出某一根,仍然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最熟练的工人也至少需要30分钟,但老左却能轻而易举地找出任一需要的杆件。一次,有一根杆件工人用了半天时间也没有找到,无奈之下找到老左说:“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找出来,我们今后就服你。”结果在工人计时下,老左只用了3分钟就找了出来,让工人们佩服不已。“传奇老左”的名号不胫而走。其实所有杆件都是老左亲自监制而成,每一根的特征、形状他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出来,可谓功到自然。

不仅如此,在杆件吊装时,老左的另一项绝技更是让大家难以置信。就是所有有倾角的杆件,只是凭着老左的眼力,在起吊前找好尼龙吊装带在杆件上的绑扎点,杆件吊装起来的倾斜角度正好就是拼装角度,绝就绝在他选择的绑扎点位置是如此精准,以致杆件吊装后,工人都不用在高空爬上爬下去扶正、校对杆件角度的操作步骤。

要知道拱形钢桁架有3层,高11米,最粗的杆件一个成人才能抱过来,这项绝技最受工人欢迎,因为它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减少了工人高空拼装的风险系数,有效缩短了拼装时间。“眼睛就是尺子。”这可是老左凭着长期一线摸爬滚打练就的独门真功夫。当北京市结构长城杯专家组组长倪金华看到他的精湛技术,连连称赞:“你才是真正的钢结构专家”。

2016年12月9日,在没日没夜的拼抢下,钢桁架按计划安全、保质地完成,老左抚摸着桁架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他用自己的钢铁情缘为这座地标工程装上了“鲁班奖”引擎,并扬帆起航。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中建 高级工程师 左树生 挑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