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亚投行的中国面孔:不仅是金融服务更是人文关怀

2017年07月03日 16:13 | 作者:刘尚君 | 来源: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 

 张硕和同事们自己制作的英文版银行业务单据。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供图

一种超越服务的人文关怀

即使业务再繁忙,武定侯街支行每周的亚投行成员国风俗地质交流会都会如期举行。这是武定侯街支行针对外籍客户群体所开设的一套“自学课程”。

会上,张硕和同事们围在一起,每人准备一个关于成员国的小故事或者当地有特色的风俗习惯。 “印度是个多宗教国家,有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在接待印度雇员时,一定不要使用左手递东西。 ”

“在与近百名亚投行雇员相处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有特定的文化标志与风俗习惯。而我们所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给予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大的支持。 ”张硕表示。

此外,张硕还利用自己英语专业的优势,自发带领支行员工为亚投行雇员特别制作了全英文的期刊《武定侯之声》,每期遴选题材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北京的名胜古迹和中国银行的各项金融产品。目前已累计发行 50余期,深受亚投行中外雇员的喜爱。支行内部的“风俗地质交流会”是让“中国认识世界”,《武定侯之声》则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样的服务理念不仅迅速拉近了中国银行与亚投行雇员之间的关系,有效增加了客户黏性,更在来自世界各国的亚投行员工心中树立起中国富强开放、文明好客的友好形象,并让这种形象口口相传,让世界重新认识今天开放的中国。

“The service of Bank of China is far beyond good service, It’s a kind of personal care.”曾经,一位亚投行雇员为了表达对张硕和同事们对他的照顾,特别告诉张硕,中国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一种卓越的服务,更像是一种人文关怀。

如今,中行员工已经成为许多亚投行雇员的好朋友,武定侯街支行也早已成为雇员们在北京的第二个家。(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尚君)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亚投行 中国 面孔 金融 服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