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终结“以药养医” 北京公立医院踏上新生存之道

2017年07月07日 16:27 | 作者:杜燕 | 来源:中国新闻社
分享到: 

她说,社区医院如今也能买到一样的药,而且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连一块钱的医事服务费都不收啦,像我这样的老病号去社区医院更划算。”

患者享受如此“让利”,得益于北京今年4月8日起全面实施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本轮医疗改革剑指“以药养医”。取消临床用药15%的政策性加成,根据出诊医生层级、门诊号源稀缺程度设立“医事服务费”,切断医院和医生对“开药增收”的依赖。同时,药品实施阳光采购,引导北京同类药品价格处于国内较低水平。

这样的改革2012年下半年就开始在北京五家公立三级医院进行试点。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大量的数据测算、分析以及试点经验的积累,北京从今年4月8日开始全面实施医疗改革,涉及3600多家在京医疗机构。

改革保持北京医疗费用总量基本平衡,价格水平“一升两降”:上调床位、护理、一般治疗、手术、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降低CT、核磁等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降低药品价格。

“从医改两个月的效果看,总体平稳,符合预期。”高小俊表示,只能说医改取得了初步成效,重要的是,医改倒逼公立医院停止“以药养医”,探索新的生存之道,建立新的体制机制。

所谓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包含医院收入结构的调整以及对患者就医行为的引导。

多年来,中国公立医院收入有三个渠道:财政拨款、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和药品加成,其中药品收入占据大头。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终结 北京 公立 医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