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一“国字头”山寨组织及下属机构被查

2017年09月01日 10:43 | 作者:倪伟 吴为 侯少卿 尹亚飞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 调查

运作模式:瞄准地方政府 发函谈合作

民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祝金岳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该局今年5月接到群众对“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的举报后,随即立案启动执法程序。

民政执法大队调查发现,该中心40个下属机构中有18个开设有官方网站,根据部分网站显示的地址,民政局执法大队锁定了其中有办公人员的3处。这3处办公地点容纳了至少5个组织。

民政执法大队还赴四川进行了调查取证。在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曾公开宣传一个“便民亭”项目,但仅展示过两个样品,其后以项目的名义吸引投资。

该委员会在官网宣称其宗旨是开展一项《中国“2861”工程》,要在全国2861家县(区)开展科技文化工程。据官网消息,该委员会曾在北京、云南等地召开推介会,向“省市、县(区)政府领导、专家团队、企业家”推介重点项目:未来“20大类新材料技术”重点项目及配套资金资源、光伏农业投资项目等。

经民政局调查,该中心部分下属组织的典型活动模式浮出水面。该中心下属组织以中心的名义向地方省市发函,提出开展项目和建立合作需求。其后,这些机构前往各地与政府洽谈项目。最后,由该组织利益相关的公司与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在这些下属机构背后,“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却始终很神秘。以该中心命名的网站,没有任何内容更新。

民政局根据网络查询和摸底调查,确定了部分自称该中心相关负责人的名字。他们以该中心“主任”、“副主任”等身份参加了多项社会活动,民政局致电其下属机构询问这些负责人时,对方都以挂断电话回应。

昨天,“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介绍,今年8月,他与“中心主任”李其效在人民大会堂共同参加了活动,但并不了解李其效。

■ 追访

继续以该组织名义活动可拘留

非法组织被政府取缔后,如果继续开展活动,将如何查处?北京市民政局执法大队五队队长于跃表示,如果还有人打着该中心及下属机构的旗号活动,可以由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市民政局表示,今年以来,该局已经先后取缔了“全国绿色农业安全食品基地联盟”、“中央老干部健康工作委员会”等6家非法组织。后续只要是在北京市开展活动的非法组织,一旦发现将重拳出击,发现一个、取缔一个。

民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祝金岳介绍,民政执法大队一直利用舆情监测系统查找非法组织的活动痕迹,但山寨社团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其合作的部门和机构没有良好的辨别能力,没有及时发现和举报。

民政执法大队在调查中发现,甚至有县级市的副市长曾与“委员会”协商合作。

市民政局提醒社会各界,在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时,可先登录中国社会组织网和北京市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查询,验证社会组织的合法身份,避免上当受骗。如发现有人未经登记,打着社会组织旗号开展活动,可拨打北京市民政执法举报电话84038110进行举报,让所有非法社会组织无藏身之地。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机构 民政局 中心 执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