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杨成长:草根经济学家是这样炼成的
杨成长简介: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上海市政协常委;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政府特聘决策专家。
草根是他的标签,也是他的态度,“未来要仍从生活出发,用好知识和话语权,更主动和充分地,融入更好的新时代。”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杨成长,这些年最爱去的地方是菜市场。顶着国内首屈一指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的光环,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并没觉得生活的构成要素有什么变化。因为要长期对宏观经济保持高度敏感,要通过大势研判创造利润,杨成长越来越觉得,菜市场是个能检验经济生活冷暖变化的地方。
张嘴就“三驾马车”、全要素生产率、就业率、供应链……一句话里带上三五个英文单词,一手握着企业财报一手捏杯美式咖啡,眼睛里只有天花板。这可能是不少人眼中经济界人士的“人设”,但不是杨成长。
杨成长什么样?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他与生于同时代的人有着许多相近际遇,他说人生有过遗憾、蹉跎、迷茫,也有过搏击、突破、惊喜。如今的杨成长侃侃而谈、务实平淡。他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幸福,过去想都不敢想。
1978年,15岁的杨成长考上了安徽省肥西县师范学校,正式以中专生身份,从那个儿时印象里水面开阔、禾苗翠绿肥壮,而实际上异常贫穷的农村家园,走进县城,走进社会。
至今算来,杨成长向社会要学问的岁月,刚好走过40年。
知识,际遇,选择
最好的初中毕业生去上中专学校,反倒是成绩中等甚至一般的学生,继续读着高中。今天无法被理解的选择,在40年前却是极为务实的决定。
1977年,中国迎来高考改革;1978年,中国迎来中专改革。对于试图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农村少年杨成长而言,他只有几个月复习时间,用来报考毕业后就能捧上铁饭碗、转成城镇户口的中专,两个热门专业让他的选择有点骑虎难下———一是考交通学校,出来能当人人羡慕、特别是男孩子羡慕的司机;二是粮食学校,对于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而言,分到与粮食管理相关的单位,别说是铁饭碗,就是金饭碗也抱上了。
但冥冥之中的安排,打乱了这个少年的如意算盘。那是一个以你考的离家有多远来衡量你能力有多大的年代,而杨成长最终被离家最近的县城师范学校录取了。未来,他最有可能的归宿是小学或者中学里的教师。
无论别人是否说过,至少少年杨成长心里曾经否定过自己。更让他觉得迷茫的,是那些成绩一般、上了高中的学生后来能顺利考大学,他是优秀的中专生,却与大学失之交臂。
今年,肥西师范学校专门为杨成长这一届毕业生搞了场入学40年同学会,很多毕业之后就不曾再见的同学重新聚到了一起。在他们和自己身上,杨成长总结出不少人生感悟。而在当年,那些无法以正常渠道考大学的人:一部分后来下了海,用财富改变了命运;一部分真的如愿抱上了所谓的“铁饭碗”,也由此承受了时代的挑战。
中专毕业,成家立业,到学校任教,业余时间到县里的新华书店找书看,半工半学,以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学习精神,以发挥自身最大想象力去接近那些抽象的逻辑。抓紧一切机会“自我求学”,把安徽省图书馆当作第二课堂,数年苦读。际遇最终向勤奋者伸出橄榄枝,杨成长以中专生学历考研,成为上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硕士,90年代经济学博士。
股票,菜市场,花裙子
过去40年里,杨成长的地理坐标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从农村到县城、到省城、再到直辖市上海;而如果说到人生的坐标,杨成长身上还曾有过另一个标签———没考博士之前,他已经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当时,朴实的父母怎么都不能理解儿子的选择,堂堂大学老师,怎么读了博士反而要到企业去?眼看着抱上个铁饭碗,怎么又不要了呢?
“你怎么去证券公司搞研究了?”40周年同学会上,因为人生纬度的变化,多年前的同学对杨成长的生活轨迹充满好奇。
这一问恰恰问到了点子上。如果说1997年去到证券公司工作是来自农村的杨成长在谋求一份能“大大缓解经济压力”的收入,也愿意为此做细致的观察和精准的判断,进而给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的收获,那么,随着从研究员、经济学家到首席经济学家的职务变化,杨成长对宏观经济研究这份工作的理解也在深入,透过经济数据,可以看到社会民生之变,他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归属感和乐趣。
“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有大的格局,证券公司的研究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基于市场来做研究的,而高校的研究更侧重于学术学理。比如同样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政府研究团队的出发点是研究政策,高校的研究有点比较学的意味,而我们的研究就是要细到对各行各业,换句话说,我们的研究是草根式的,扫街式的,但这样做更接地气。”杨成长也因此被很多人称作草根经济学家。
草根的研究也得有方法论。杨成长的认识是,就是把最艰深的东西化为浅显易懂,要让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人,能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尽可能多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
比如,杨成长经常会被大爷大妈问到一些经济学概念。一次被问到什么是产业集中度,杨成长反问,如果他们到超市里推着车买东西,什么好选什么不好选?答案很快就有了:牛奶家电都很好选择,因为产业集中度高,大家很容易挑选品牌;但对于品牌集中度没那么高的大米杂粮,就需要自己判断品质,花时间甄选。由此及彼,所有的行业都是如此,有一定之规,不像一些“用概念解释概念”的研究者所说那般云里雾里。
但作为经济学家,要把宏观经济这点事看透,光拿超市说事还不够,杨成长说,你还得去逛菜市场,走城市巷弄。
开会、调研,杨成长一年到头在办公室里坐着的时间很少。每到一处,如果找不到人,熟悉他的同事一准儿知道,他又走大街穿小巷,找生活味儿浓的地方去了。
“不管到哪儿,我都喜欢到菜市场看看,从菜品供应的角度看,我国在丰富菜篮子这件事上花了不少心思,菜市场也搞得不错。从供需关系的角度看,让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是根本。那会儿说什么‘姜你军’、‘蒜你狠’,后来姜蒜产量丰收了,市场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从市场信誉的角度说,过去菜市场缺斤少两时有发生,现在一台来自第三方的公平秤解决了所有问题。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菜市场从来都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既不短缺也不过剩,运作机制非常灵活。其实,很多市场的交易原则也是这样的。”
比如股票市场跟菜市场,在杨成长看来就没有什么本质不同。菜市场里有人卖有机大白菜,价格很贵,普通大白菜卖1块钱一斤,它就要卖到5块钱,即便说得再好,一般百姓还是不会买。而在股票市场,股票的质量不能像大白菜一样,要么看得到质量,要么有价格杠杆做参考,由于信息披露很多时候不能让老百姓看懂,再加上有人爱投机,就会导致你买到手的股票未必如你所愿。所以,在杨成长看来,让股市更成熟的关键,还是要让最普通的投资者能够看懂那些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能够明白哪句话对应着企业有可能出现的什么问题,就像买白菜,如果真的有人就想买有机的,也同样能买到一样。怕就怕,你按有机白菜的价钱买的这只股票,最终发现,它可能就值剩菜的价。
无论多深奥的宏观问题,草根经济学家致力于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找到答案、总结出规律。经世济民,这是杨成长的信条。
几十年的上海工作经历,杨成长对里弄文化感触颇多,每次出差到北京,他也会在纵横密布的胡同里,以一双经济学家的眼睛去寻找生活启示:在相对集体化的生活模式下,没门没户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厕所怎么布局,老院子里的空调外挂机如何安装,这些问题都很实际,也都能以小见大。“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城市里最不缺的就是高楼大厦,但微观治理体系的建设如果跟不上,同样会影响甚至拖累宏观布局,这是一个我们必须警觉起来的问题。”杨成长类比说。
既要维护研究的严谨性,更不能忽略与实际的结合,在杨成长看来,经济学家研究的不是一部割裂的社会进化史。
“没有哪个经济问题是独立存在的,就好像女孩买裙子,她们的偏好可以用审美倾向、实用性来判断,但在购买这条裙子的一刹那,是什么支配着她?其实原因很复杂,这里有心情状态、营业员的态度、社会约定俗成的价值逻辑,这些考虑都会影响最终的决定。”
由此及彼,杨成长认为,经济也是个复杂的构成体,很多时候,要先于经济行为来研究经济动机。这就要求经济学家的分析研究更接地气,符合实际,要有多维的视野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文化情感活动也是交织在一起的。多视角去审视,才能还原经济活动的本原。我们把经济活动从人类活动中抽象出来,形成了经济学,还应该学会把经济活动放回到人类的现实活动中去。”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成长 草根 经济学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