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学生帮26名员工讨回200万补偿款

2018年07月16日 07:29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政法大学学生在校门口设值班岗 为求助者提供法律援助

学生帮26名员工讨回200万补偿款

点击进入下一页

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学到乐器厂进行现场调研

7月13日上午,几位当事人专程赶到中国政法大学,给该校准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学们送了一面锦旗。

今年4月底,昌平某乐器厂的26位老员工为讨要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工资,打算提起诉讼。后经昌平区人民法院推荐,找到政法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彼时距离最迟递交起诉书时间只剩15天。

尽管面临时间紧、人数多、案情复杂等种种困难,法律援助中心还是决定接手这起标的额总计250万元的劳动社保待遇纠纷案件。也正是在法律援助中心这些大一、大二学生的努力下,26名员工按时递交了起诉书,后经法院调解,顺利获得每人8万到10万元的一次性补偿。

“一万分的开心”

在得知当事人要到学校送锦旗的时候,大一学生张文嘉已经放假回家。虽然有些遗憾,但知道叔叔阿姨们对结果满意,她还是觉得很开心。

7月13日上午,几名乐器厂员工代表给政法大学准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中心的学生送来了一面锦旗:“法律援助暖人心,无偿服务解民忧。”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回家,留守学校的两名同学代表大家收下了锦旗。

在此之前,通过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昌平区某乐器厂26名员工每人顺利拿到了8万到10万元的一次性赔偿。对于参与援助的20多名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鼓励。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像张文嘉一样的大一学生,在大二师兄师姐的带领下,这群刚刚接触法学不久的学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胜利”。能够获得当事人信任,并最终帮他们解决问题,让不少同学都开心不已,“这次法律援助经历能够成功,真的非常非常开心,一万分的开心和一万分的成就感!”

尽管最终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上并没有留下任何一名同学的名字,但他们在案件当中付出的努力还是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老员工代表王佃芳说,如果没有这些学生的帮助,自己或许就拿不回养老保险补偿了。“他们有些比我自己的孩子年龄还小,但办事非常靠谱非常认真,对我们也很热心。”

校门口的“接待处”

今年4月,26名乐器厂老员工向北京市昌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乐器厂为大家补缴养老保险。但因26人均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申请未被受理。无奈之下,26人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虽然决定了要打官司,官司怎么打、起诉书怎么写却难住了他们。后经昌平区人民法院推荐,他们找到了中国政法大学准律师协会的法律援助中心。“说是法大的学生可以帮忙写起诉书,我们就到学校了,一到校门就看见了值班的学生。”

负责接待他们的正是张文嘉,她介绍,中心平常就是在校门口接待当事人,“并没有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室内的援助中心”。虽然“接待处”有些简陋,但慕名而来的求助者可不少。张文嘉说,自己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触了几十起法律援助案件,“虽然不是每个案子都能解决”。

据她介绍,社团每个成员每周至少要去校门口值班一次,“都是利用中午午休时间,每次值班至少会有两三个当事人,多的时候有五六个。”这些人有的是被法院推荐而来,有的是被之前曾接受过援助的当事人推荐而来。而同学们提供的主要服务就是普及法律知识,帮他们写起诉书。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26名员工 200万补偿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