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看护艾滋病犯的监狱医生:“走在刀口上”的职业人

2019年07月14日 07:59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21日中午,唐顺保在宿舍内服用抗癌药物。

与第一次发生职业暴露时比,范云富不再恐慌服用抗阻断药物所产生的头晕、恶心副作用,但内心的焦虑丝毫不减。

上一次的幸运并不代表这一次的平稳落地,对于发生了职业暴露的人来说,等待检验结果的过程就像在等待宣判。

通常,他们需要连续吃28天的抗阻断,经过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窗口期,检验结果没事才算“渡”到安全区。

唐顺保也发生过两次职业暴露,一次是2014年4月11日,在转送艾滋病服刑人员郑某到医院就医途中,郑某艾滋病性脑病发作,不停用双脚踢车门,还有抓人的举动。唐顺保被抓伤了,皮质层破掉了。

他不愿多说职业暴露的经历,“我自己知道情况算轻的”,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唐顺保都是自己转送病人,坐在后面车厢看押着罪犯。“一些小同志跟我一起去城里送病人,我会让他们坐在救护车前排,即使他们自告奋勇坐在后面,也会紧张、害怕。”

赵剑泉在发生职业暴露时暗下决心,如果幸运没感染,就申请调走。后来检查结果HIV阴性,她又改变了主意。“毕竟是自己的工作,如果都有畏难的情绪,那这个工作谁来做。”

监狱医生压力大,工作中容易发生职业暴露,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赔偿保障机制仍然空白。范云富呼吁成立一个专门的基金,“在特殊场合产生的职业暴露风险,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担保。算不算工伤现在也没有相关规定。发生职业暴露只有抗阻断,但并不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一旦有了万一,我和我的家庭怎么办?”

归队的“逃兵”

也有人想过逃离。王锦红曾经慎重并坚决地想要调岗。“我觉得我做不下去了,明明尽全力了,但病患还是一个接一个地走了。”

救死扶伤的天职,一次次受到冲击。“普通病患治疗的恢复是可见的,艾滋病人治疗起来要艰难很多,很多病犯没有缓解的迹象,你就会不断否定自己。”王锦红直到现在,还不能平静地说起这种无能为力的委屈。

在一次紧急抢救中,一名艾滋病犯心脏骤停,王锦红按照临床经验操作,恢复病犯心率,把情况基本稳定下来,但没多会儿,病犯突然吐血,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后,因血小板过低失血过多,最终去世。“猝不及防,我心里面过不去,他突然去世,也找不到病因,内心冲击很大。”

心里过不去那道坎,王锦红申请调离一线。“调岗的时候满心欢喜,但又觉得自己像一个逃兵。”

“唐院长总是冲在最前面,当时曹林(化名)创面那么大,都是唐院长给换药。平时碰到外伤的情况,男医生也会冲到前面,这些都直接跟血液打交道。”王锦红说,“医生、护士彼此之间,就是对方的眼睛。”

她最后又回到了一线,用她的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无法忽视工作的感召。

与王锦红的经历相似,许多医生慢慢克服恐艾情绪,渐渐适应职业所带给自己的一切。完成这种转变,建水监狱医院经历了11年。

“2008年刚开始集中管理的时候比较难,当时只有2个医生4个护士,很多工作无法铺开。”唐顺保告诉记者。

这时候,唐顺保就带头让自己的爱人到第八监区工作。“你自己要带头,领导、领导,自己不领不导,别人怎么会做,遇到特殊的情况还要带头。”

和他一起搭班子的范云富,夫妻二人也都在建水监狱工作。

开始集中管理艾滋病犯后,慢慢就有外部的病犯往第八监区送,两三年不到监区就爆满,规范化管理成了新挑战。

建水监狱医院建立了以初筛、确认、告知为主的告知程序;完善了以检查、分类、临床治疗、实验室随访、医学观察、转介为主的医疗程序;并进行针对性教育的监管程序。

“我们还是要比别人早走一步,对于药物的配比也采用符合标准的鸡尾酒疗法。”唐顺保说,“现在,90%的病犯能纳入治疗,90%病犯的CD4细胞稳定在一个范围,有些病犯的病毒载量都已经检查不出来了,很多病犯都能达到社会上的指标要求。”

人才队伍在萎缩

“但跟外边医院相比,还是发展得太慢了。”唐顺保这次生病住院,从建水到昆明,让他对监狱医院管理有了更多的想法。

“我在昆明做手术的医院,硕士生都没机会进去,而县医院找人的层面就是本科,研究生不愿意来,到我们这里,只有职业卫生学院的层次。就是这样一个现状,我们这边还没有规范化培训。”唐顺保转着杯子,坦然地说出现实差距。

他也着急,这几年,人才的问题是他一直担心的。“招不到人,队伍在萎缩,我每年都建议,招公务员的时候留编制给医院的医生、护士等。”

人才的流失也加剧了唐顺保的焦虑。“我们2004年开始招人,流失率大概在50%。”唐顺保告诉记者。他也能理解这种局面,“知道自己媳妇、老公在管理艾滋病犯,对方会很难接受。曾经有个小伙子要进监狱医院,小女友直接说你去吧去吧,我第二天就去找别人。”

招聘还得继续。去年建水监狱医院招考,一个都没招到,今年新的一批有3个人来报到,但还需要通过体能测试。坚持招人虽然有用,但培养就得多花心力。

“我会在会议、查房的时候,把我知道的医学知识、理念往下传。”唐顺保说,“要不断招人,也要不断把人培养好,还要把老人培养好。”

唐顺保一直是乐观的,在他眼里建水监狱医院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已经不错了。“今年这3个,就算以后走了2个,那还是会留下1个。”他强调,“有些医院走了人就没再招了,但我不管,一直招,一直培养。”

监狱医院人才的短缺不是建水一家的问题,由于许多医务人员是警察,属于公务员身份,因此在职称待遇、职称评定、卫生防疫津贴补贴等方面不能和社会上的医务人员同等待遇。在监狱长期从事医疗工作,也面临条件较差、接触临床病例少,培训机会少等问题。

点击进入下一页

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相关领导表示,要协调人社部门,对监狱医务人员实行定向单独招录,拓宽入口。继续走社会化的路子,将监狱医务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到地方卫生部门的培训规划和计划中。

采访过了半小时,唐顺保喝了口枸杞红枣水,略显疲态。

“娃娃的意思做不动就不做了。”被问及今后的打算,唐顺保回答,“但我觉得只要身体恢复过来还要继续做下去,年轻时条件那么艰苦都没离开,到了这个年纪不可能再走了。”

他对这份职业没有太多高大上的话,只是淡淡地说,我们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这些人,对职业的稳定很看重,不想去奔波,也不知道要奔波什么。

“你不吃这碗饭还是有人吃这碗饭,我就喜欢吃这碗饭。”唐顺保笑着说。

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俊 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看护艾滋病犯的监狱医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