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千年以来,“吃月饼”是如何一步步具有仪式感的?
文创月饼则是近来比较火爆的类型。故宫出品的各式月饼自不必说,苏州博物馆有一款乾生元老字号兽宠糯晶月饼礼盒——月饼制成五种动物形象,分别为三足蟾、鹿、太少狮、双獾和大象。三星堆博物馆出品的“面具”月饼也曾走红一时。
在个头方面,超大号月饼时有出现。此前,在重庆某商圈,一个庞然大物般的月饼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据悉,该月饼重量超100斤,售价是28000元人民币。
所以,才会有消费者感叹,“如今的月饼,真是叫人眼花缭乱”。
一块月饼里的“仪式感”
虽然这几年来,各种各样的新品月饼一直在出现,但此前公布的“2019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在品类方面,传统产品、传统口味仍将是主流。
有人说过,中秋节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团圆的文化符号,而月饼则是团圆的连接点,具有难以替代的象征意义。古往今来,虽然节日习俗可能会略有不同,但人们也早已习惯在中秋到来时,买上几块月饼和家人一起品尝。

比如,《酌中志》里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月饼的历史其实比较短,它被赋予‘团圆’主题的时间并不长。”北京大学副教授、民俗学学者王娟说,原本中秋节出现的就比较晚,节俗内容比清明、端午、春节要少许多,直到明代,中秋节吃月饼才被作为习俗固定下来。
在岁月流逝中,“吃月饼”变得颇具仪式感。著名学者冯骥才曾经说过,古人创造了十分完整又严格的节俗,如仪式、庆典、规制、禁忌,乃至特定的游艺、装饰与食品,来把节日这天演化成一个独具内涵的日子。
“吃月饼的仪式感是新的,可是却符合中国‘阖家团圆’的传统观念。因此,虽然相比清明、端午等其他节日,中秋节和吃月饼的习俗都比较‘新’,但因为表达的是一个古老的观念,所以,象征意义也就建立起来了,至今也仍有重要意义。”王娟表示。(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月饼 中秋节 仪式 团圆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