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赏月拜月、吃月饼……你记忆里的中秋节什么样?
中国的节日时间,不少跟月亮的运动规律有关。满月,常给人以圆润丰满的美感,中秋节也叫月亮节、团圆节,农历八月十五恰逢秋高气爽,祭月、拜月,赏月……都是人们情怀的自然抒发。
比如,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世俗狂欢的节日。八月十五还没到,街上许多店铺开始售卖新酿的美酒,人们争相登楼赏月,酌酒高歌。中秋夜,例行的宵禁也被取消,夜市通宵营业,赏月游人络绎不绝。
明清时期,中秋节风俗更加盛行,形成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习俗。江南则习惯以素斋供月,旁边还要放上一碗凉水。拜月后,妇孺以指蘸水涂在眼睛上,希望眼清目明。
“另外,过去中秋节还是店铺算账盘点、给员工结算工资的日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专家萧放解释。
今天,它依然是人际关系的“调剂”
绵延许久的中秋节习俗,在今天也仍具有积极意义。

在萧放看来,拜月、赏月、团圆庆贺是传统中秋节俗的核心,如今依然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
比如,中秋节是朋友、亲人之间互相表达思念之情的时机,而对于喧闹的都市居民来说,可以在明月照天的情境中,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萧放说,拜月、庆祝丰收等都是对自然的感恩,“人不能只重现实利益,无论何时都要有感恩之心”。
赵兴力则感叹,如今生活富足的时代,交通便利,想团聚、想吃好的并不难,“但中秋节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太紧密,在生活中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是我们平时的假期无法替代的”。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中秋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心理价值,也是一种很强的家庭伦理感情表达。”萧放认为,它在今天仍发挥调节人际关系等作用,人们可以互赠礼物、互表关怀,让忙碌的脚步慢下来,“人生不要那么匆忙,别忘了跟亲友团聚”。(李珺为化名)(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秋节 月饼 中秋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