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贵州加宜村:苗寨越来越宜居
初秋,记者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加宜村采访。远远望去,寨子里是一栋栋两层木质的小楼房,沿山坡地错落有致排列,特别是各家楼前的幢幢谷仓更显历史沧桑,干净整洁的水泥小道通到各家各户,展现出南国苗寨风情。
孙健,苗族,榕江县委组织部信息中心党建扶贫股工作员,榕江县计划乡加宜村第一书记。2020年7月1日,他被评为贵州省“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他给记者讲述的一个个脱贫攻坚故事,引人入胜,令人动容。
宜居
从传统陋习到整洁新房
加宜村,一个传统的苗族高坡村寨,位于榕江县西南部月亮山腹地的计划乡。全村有6个自然寨,14个村民小组,总共409户1843人。
这里地势独特,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沟深,群众散居。当地群众曾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沿袭着千百年来人畜混居的陋习。两层木楼房,楼下喂养猪、牛、鸡等家禽,楼上才是生活做饭睡觉的地方。
2018年孙健来到村里,走村串寨,看到的是污水横流,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有些路段找不到落脚之处,粪水都排放在路上,散发出臭味。”回忆刚到村里时看到的情景,孙健说道,“当地群众已经习惯了人畜混居的生活方式,要改,谈何容易!”人畜混居楼房改造成为重要任务,不仅要改房子,还要改陋习、改思想。
刚开始,驻村工作队入户宣传动员开展人畜混居改造,要求清理一楼牲畜粪便,老百姓说:我们世代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没有什么不习惯的,而且粪便太多,还要拿来种田施肥用。工作队经过多次入户动员,都没能改变群众思想,没有一户肯行动起来。
后来,驻村工作队通过和群众交心谈心,了解到群众不动的主要原因是:牲畜需要迁移出去,没地方安置,而且清理粪便工作量大。于是,工作队调整工作思路,与村干部一起帮助群众把牲畜迁移到远离房屋居住区的地方安置,并与群众一起清理粪便,清理完成后,随即对一楼进行全面改造和地面硬化,一栋宜居的楼房被改造出来。当群众看到改造后房屋不仅卫生,没有了臭味,而且好住,生活空间增加了一倍,群众改造意愿逐步增强起来,为了提高群众改造积极性,工作队还买来编织袋,免费发给群众,就这样,一户一户,群众思想有了改变,大家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人畜混居改造完成后,房子焕然一新,但群众生活习惯依然没有大的转变,屋内环境保洁不够,导致家中环境还是脏乱差。新的难题被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这就是要改变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为此,工作队以开展卫生评比、给予物质奖励的方式,逐步推动苗寨群众生活习惯的转变。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又给能够保持良好习惯的先进农户,安炉灶、装烟囱、开窗户、改格局,以前苗族人家不开窗的陋习终于改了,楼上的火塘都搬到了一楼,房屋发生火灾的风险隐患大大降低。苗寨人家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现代文明新生活全部取代了。
记者走进贫困户莫老全的新家,看到有人来到家里,莫老全急忙从屋子里搬出凳子,招呼大家到家里坐。一楼的房间干净整洁,摆放着生火做饭的器具。“现在已经搬到楼下生火做饭了,房间宽敞又明亮,家里还有冲水的厕所。”莫老全用苗语讲述着房子改造后生活发生的点点滴滴变化。
“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新’房子。”莫老全口中的“新”房子,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以前怕猪牛被盗,各家各户都将猪牛养在一楼,天气热整个寨子都很臭,蚊虫四处飞。”莫老全说。
莫老全今年72岁,三个女儿已经全部出嫁,家里就只有他和妻子韦老英一起生活。老两口身体还算硬朗,时常下地干活,喂养了3头猪和100只鸡,还有政府给予的低保金、养老金,他们生活无忧!
加宜村到目前改造危房98户,人畜混居改造106户,透风漏雨房屋整治125户。同时,巩固提升房屋共完成82栋,拆除旧房及废旧猪牛圈91处。村子里硬化路面已全面完成,太阳能路灯安装156盏,老寨风雨长廊、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
崭新的房屋、清澈的自来水、整洁的硬化路、明亮的太阳能路灯,村子旧貌换了新颜。
宜业
从无人问津到增收致富
在榕江县计划乡农业服务中心专家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月亮山腹地的茂密林区,在此见识了一下当地越来越红火的林下经济。
在一条小溪边的林地上,长满了一株株人工栽培的低矮的黄精苗,长得郁郁葱葱。随行的农业专家介绍,黄精主要用其根茎,在地里一年开一次花长一节,一般要长到四五年后才可收获,这种养生补气的中药材,在我国东南沿海十分畅销。
而在另一块长满松树的坡地上,则是在人工种植天麻。只见技术人员挖开一块松土地,埋着几根带菌的短木,就是让这菌木产生特殊的肥效,让其附近的天麻迅速生长,一般也要好几年才生长一茬。专家说,天麻苗喜阴、潮湿,是林下生长的名贵中药材。
随行的农业专家介绍,实际这两种中药材在月亮山腹地的茂密林区到处都在生长着,只是以前老百姓没有发现其药用价值。现在有大量专家提供技术指导,这批深山老林中的天然财富肯定会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而且不会对自然生态造成影响。
加宜村山高坡陡,99%为山地,最低海拔680米,最高海拔1450米;有原始森林1万余亩,成林楠竹30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0%;林地面积34373.4亩。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具有气候温暖、降水充沛等特点,没有遭受任何破坏的原始森林,是这个苗族村寨百姓们的天然宝藏。
今年五月,驻村工作队邀请两家电商,专门到深山老林,进行挖楠竹笋的现场直播网上销售。身处浩瀚楠竹林区的优美风光,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挖笋靓女、小伙们,在一声声苗族干活号子的衬托声中,一个个新鲜硕大的楠竹笋破土而出,滴着林中雾露,着实吸引网民眼球!
当地苗族老人向记者介绍,加宜村有数千亩楠竹林,只有每年都去挖掉一些楠竹笋,整个林子才会不断茂盛生长。以前,这满山的楠竹笋竟无人问津!
今年4月,疫情刚刚得到有效控制,加宜村就开始组织各项产业的复工复产,当时正值春笋生长旺季,加宜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看准时机,宣传发动群众上山采笋,并进行收购、加工和销售,无人问津的山货被加工成产品,成了市场上热销的紧俏货。
孙健介绍,今年加宜村扶贫车间收了6万余斤春笋和1万余斤蕨菜,扶贫车间二楼还开展品牌发饰工艺加工,加宜最好的技术能手一天能生产9件发饰,挣180元,这里既带动了全村群众增收,更解决了部分群众就业。
记者走进加宜村扶贫车间,有几十筒加工成酸笋的大罐整齐排列,成袋的鲜笋已经由烘干机直接做成了笋干。还有不少收购上来的黄精正在晾晒,这片不少的黄精已经被一家来参观的国企预定了。孙健专门给记者看了一个收购上来的黄精,竟有十个结节,估计它已在深山默默生长了十多年。
担任扶贫车间会计工作的蒙老嫩是加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身患残疾的他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但他头脑灵活,在扶贫车间做会计后,每个月有800元收入。
“驻村干部叫我上班时,我激动得没睡着觉,现在不但有工作和收入,更觉得生活有奔头,找到人生价值。”蒙老嫩激动地说。
2020年3月,加宜村成立“榕江美加宜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把月亮山原生态产品转变为商品销售,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目前“美加宜”品牌的春笋主要分为鲜笋、酸笋、干笋和榕江县葛根系列产品,通过线上与线下同步销售,共实现销售额20余万元。
宜游
从养在深山到渐露峥嵘
去年的农历大年二十九,驻加宜村的13名工作队员准备回家过春节。当时没有通知村民,大家想悄悄地离开,不愿打扰苗寨过年。但刚出村头,就有一批一批的村民,各人手里拿着鸡鸭等年货,塞进驻村工作队的车里。孙健向记者回忆,当时许多人留下激动的眼泪。后来,工作队员也从城里自发购买了许多年货,回馈了百姓们的深情厚谊。
由于今年的新冠疫情,驻村工作队大年初三就回到村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村民们在了解疫情后,防疫积极性高,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有个叫潘金科的农户,去年到浙江的桐庐打工,由于年轻好学和一股子勤劳致富的韧劲,去年被当地企业评为优秀员工,特地拿回来个大奖状。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到了4月份还在犹豫是否出去打工。孙健在做通了这家农户的工作后,早上六点半,亲自开车到潘金科家接两口子到县城乘坐政府组织的车辆前往务工目的地,并给他们送上了驻村工作队的大礼包,这把两口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久前,潘金科从外地打电话告诉孙健,两人都在当地找到了合适工作,目前二人每月工资加起来超过了7000多元。据村里最新统计,今年全村已经有431人外出打工,比去年增加了88人。
谈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孙健给记者谈了一个更大的发展计划。加宜村历史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保护完好、建筑风貌别具一格、旅游资源丰富,“森林中的古战场”——孔明山,集原始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科研、考古、探险及三国历史于一山,该山遍布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名贵中药材众多,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加宜梯田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雄伟壮丽,形态各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村寨结构别致,红色旅游文化与原生态苗族文化相得益彰,构筑出一幅幅“山清水秀的生态走廊、村容整洁的美丽乡村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的壮阔画卷。
记者跟随驻村工作队员,来到正在加紧建设的旅游民宿项目——榕江县加宜村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建设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改建的9栋具有星级标准的乡村客栈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这里还建有游客服务中心和配套用房各1栋,楼前面门口的具有苗寨风格的大牌楼已修缮一新,预计半年后,该旅游项目就会红火起来。
目前,金秋时节即将来临,月亮山地区计划乡加宜梯田的稻谷成熟,金黄色的梯田流光溢彩,漫山铺金,丰收景象美如画卷。加宜梯田是当地苗族祖先农耕文化留下的杰作,保存着中国最古老的稻作文化符号。当地部分群众依托这一独特美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增收致富。
由于寨子在山腰上,寨脚及四周都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栽种早的稻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农民们也开始收割,处处是丰收的景象。千百年来,金色的稻田环绕着村寨,孕育着一方苗族儿女,犹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美丽而又壮观,让人流连忘返。
关键词:苗寨越来越宜居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