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尼波洛村种草养畜脱贫 种上滇重楼养起“发财鸡”

如今旧貌焕新颜的尼波洛村
9月1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督战未脱贫摘帽贫困县”采访团走进了海拔2600多米的凉山州金阳县依达乡瓦伍村。
“我们这里受制于地理环境,村民的耕地种下荞麦、土豆后,收成一次后第二年就没法再种,地要养三到五年。”瓦伍村驻村第一书记白鲁发告诉记者,面对这样的地理原因,为了让100多户村民脱贫致富,当地政府因地制宜,2019年年初发展了“高山生态种草养畜”项目,天然牧场加人工牧场21000多亩,扶持村民养牛700多头,羊1000多只,村民年均收入从三千多元增加到五六千元。

瓦伍村的草场
养了10头牛和80只羊的村民吉克木日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卖了4头牛和14只羊,收入高达8万元。“我以前只有2头牛40只羊,后面政府说我们买牛给补贴,我就借了3万块钱买了8头牛,政府给补贴了一半,现在我已经把借款还清了,每年还能赚钱。”吉克木日说,通过政府的补贴他买了4头母牛和2头公牛,通过配种产崽,加上自己家里也有一片草地,他养殖牛羊基本没有什么成本,每年赚的都是纯利润。
聊着聊着,吉克木日拿着鞭子赶着牛羊上山放牧去了,通过养殖,他已经脱离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远眺尼波洛村
而距离瓦伍村一个小时车程的金阳县思波乡尼波洛村里,村民吉子土正拿着饲料喂养着村里“发财鸡”。
“这个山坡是村里的集体土地,然后今年引进了2000多只松林鸡,这些鸡的收益20%是村里人,80%是给村里的贫困户。”吉子土正说,在他眼中这些松林鸡就是“发财鸡”,他每天都会准时来喂养。
驻村书记邬磊说,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同时完善养殖场管理,村两委就近聘请了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日常管护,负责养殖场的喂食、清洁、维修、消毒等工作,工资每年1万元,同时为激励管护人员尽心尽力,确保管护效果,在基础工资之上增加出售每只给5块钱的提成。

尼波洛村种植基地
据了解,尼波洛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9户、886人,该村在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思波乡乡长雷发兵告诉记者,为发展全村经济,该村已建成了长期、中期、短期三级农业产业体系,“长期是遍布山林的华山松,中期是红花椒及传统中药材滇重楼种植,短期则以春薯秋菜、松林鸡为主。”滇重楼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去年10月该村建成了23亩的滇重楼种植基地,基地建设于海拔2640米的高山上。2022年产生收益后,预计能为全村建卡贫困户均增收1万元。

吉觉古格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58岁的村民吉觉古格告诉记者,“过去家里就是种植玉米、土豆和苦荞等传统农业,如今村上来了扶贫工作队,中草药种植、养牛、养鸡合作社都有分红。”他说,10年前最多年收入200元,就在脱贫前自己年均收入也仅2000余元,如今通过卖中药材等收入来源可以赚到近7万元。

中药材滇重楼
曾经的尼波洛村大部分村民都住着土坯房、茅草房等,通过脱贫攻坚现如今大家都住上新房,各种电器家具一应俱全,村子也种上了格桑花,变的干干净净。大家也有了可持续的发展之道,生活更加幸福。
关键词:尼波洛村种草养畜脱贫 种上滇重楼养起“发财鸡”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