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三变”改革让小渔村走上致富路
新华社长沙11月2日电 题:“三变”改革让小渔村走上致富路
新华社记者刘芳洲
拆掉渔船,收起渔网,老渔民周小平成了村里水产养殖基地的员工。而村里的“三变”改革,又让他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
周小平生活的湖南省茶陵县舲舫乡官溪村,丘陵连绵,土壤贫瘠。多年来,村民只能依靠流经村内的洣水河捕鱼为生。
2018年起,官溪村通过盘活农村土地、林地和涉农资金,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找到了促进农民增收、生产增效和生态增值的路径。
“过去村里人多地少,一方耕地难养一方人。”官溪村党总支书记周红云介绍,由于耕种价值不高,官溪村存在很多土地、林地等资源闲置的情况,没有转化为有效资产。
2018年初,在外经商的村民代表和本村农户筹资1200万元,成立了官溪洣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官溪村整合闲置的土地、山林、房屋等资源,流转了村民的1386亩土地,全部入股公司,并成立了资产、土地、劳务、房屋、置业5个股份制合作社。
舞台初具规模,乡村振兴的戏怎么唱?官溪村的答案是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业。“虽然耕地少,但官溪村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达2000多亩。”周红云说。
官溪村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通过契约合同入股的方式,集中投入到经营主体,按合同约定获得收益分红。
目前,官溪村千余亩的水产养殖基地已成规模,官溪洣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实现利润293.8万元。“贫困户有现金分红,非贫困户有股份分红,公司每年将8%的利润分红给村集体,形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稳定的收入来源。”周红云说。
“从捕鱼的变成了养鱼的,我们既有土地租金,又有务工收入和分红收益,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周小平说,村里像他一样的农民股东还有638户。
“产业是发展的驱动力。官溪村的‘三变’改革,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还改变了农民生活方式、激发了农民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茶陵县政府副县长罗智勇说。
关键词:“三变”改革让小渔村走上致富路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