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怀民:坚定自主培养顶尖科技人才的自信


【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卢建军:建立企业主导产教深度融合环境 切实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详细】

全国政协常委谢晓亮:营造宽松的科研和人才培养生态


【详细】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曹卫星:加快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升级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基础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增强教育、科技、人才的适配性,加快构建覆盖全面、指向精准、竞争有力的政策体系,出台促进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详细】

全国政协常委、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健全人尽其能的育人体系


进一步扩大高校在招生方面的自主权,允许高校充分运用综合评价机制,结合贯通培养实践,打造从中学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人才成长“直通车”,更好为国家培养堪当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光宏: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建设卓越本科教育


目前国内高校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人才协同培养、国内学生校际交流等方面离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差距较大,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建立起来。【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建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贯通机制


希望能给高校更多专业设置和招考选拔自主权,进行小规模试点,允许自主招生,甚至在高考之外破格录取有特殊天分的学生,让一些单科突出、创造力强的苗子脱颖而出,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可采取高校和中学一贯式培养。【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徐坤:以人工智能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改革


以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为切入点,发挥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与模型决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突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产业实际发展需求间的匹配性,加快开展卓越工程人才能力模型建设。【详细】

往期回顾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