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协商民主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探索

2014年02月11日 20:44 | 作者:陈际瓦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深入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目前政协在乡镇没有设立工作机构,但没有机构不等于没有工作,地方政协在基层民主协商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应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把民主协商的触角延伸到更基层、更贴近群众的地方,扩大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促进党政决策水平的提高。在协商议题上,可围绕征地拆迁、失地农民安置、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在协商手段上,可积极探索在乡(镇)、村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工作,试行建立基层政协工作联络点,邀请基层群众代表参加政协会议和活动,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基层民主协商的有序化、常态化。在协商形式上,可组织开展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咨询会、意见征集会、群众议事会等多种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活动,妥善处理好基层各种不同意见和利益关系,促进基层决策和议事的科学化、民主化。

  探索开展应急协商,推进应急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应急协商是政协协商民主的新形式,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党委、政府在短时间内快速果断地作出决策,拿出应对措施,立即组织实施,减少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应急决策对于妥善处理紧急情况、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是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手段。在应急决策执行过程中加强协商,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对决策进行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政协要从民主监督的角度,对救灾资金拨付、社会捐款使用、救灾物资发放、受灾群众安置、灾后重建项目实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协商和监督,密切协商与决策、执行的配合,克服决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决策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同时,积极建议党委、政府建立应急协商工作机制,开展应急协商试点,增强应急救灾工作的实效,提高应对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协商 政协 工作 提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