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知识讲堂>文玩杂项文玩杂项
入门沉香如何才能事半功倍
在长久的沉寂之后,近年玩香的风潮开始悄悄复兴,其中的沉香收藏更是大热,甚至一度被称为收藏界“疯狂的木头”。广州香学研究会会长李珂雅好品香已有将近十个年头,对于沉香的入门,他颇有心得。
“提到沉香,对初入门者,简直就是一道迷障,视之为畏途。”李珂以自己亲身经历说明,学习沉香,说难也不难,新手一方面要跟从“善知识”来学习,才能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从分类、分级明确的沉香品种学起,事半功倍。因为从一般正常人的嗅觉敏感性和记忆力来说,只要多接触几次正品正香,并有心记忆,今后就大概能以此作为沉香品级和价格的标杆。一来二去,久而久之,自成‘高手’。”
对于入门者,应知沉香产量虽以印尼加里曼丹为最大,但质量却以越南、柬埔寨为上。“当然,从沉香鉴别分级的角度,是不问产地但以香气清浊优劣为主要标准的,产地最多是参考佐证”,李珂认为。
这些年,香材业界对东南亚诸国的沉香分类很泛,有“光香”、“麻雀斑”、“红土沉”、“苦瓜沉”等,名相繁多,以致选购香材的人士一面头大如斗,一面诱惑倍增。
李珂说,其实这都不是科学的分类,大多是约定俗成的称谓。
对于沉香的分级,李珂认为初入门者可从香体、香气、老嫩三方面来入手。
一是用目测或科学仪器检验香体所含香脂的比例几何。
二是品闻香气,又分冷闻和热闻(燃点加热后闻)两种,但凡能品味到宜人之香气,使人产生甘甜、清凉的嗅觉体验,以及拥有振奋精神、喜悦志趣感觉的就是好香。
三是从香体、香气两方面去感受和把握“老”、“嫩”。数百年自然形成的沉香为“老”香或曰熟香,年份不够或用人工打洞、“开香门”之法的结香,为“嫩”香,或曰生香。此犹普洱茶之分生茶、熟茶。熟茶虽近乎老生茶之色、味,而无法使人体验到其陈韵。
编辑:付鹏
关键词:沉香 李珂 香气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