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浙江村村“种”文化
琤琤琮琮的胡琴声,噼噼啪啪檀板声……进入正月,仙居县田市镇水阁村文化礼堂里,每天都是欢乐的海洋。“有了文化礼堂,我们老年人戏曲队就有了用武之地。瞧,乡亲们多开心。”水阁村老年人协会会长张达土满脸都是笑。
走出文化礼堂,安吉上墅乡上墅村村民汤有明脸上洋溢着另一种兴奋:“没想到70多岁了,还能赶一赶年轻人的时髦。春节期间,我一连看了10多场电影。《大上海》《听风者》,这些热门电影一部都没落下。”
宁海县桥头胡街道丁家村的文化礼堂里,大年三十至今,一直氤氲着浓浓的年味儿: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演出一场接一场,捣麻糍、打糖、炒花生等民俗活动一个接一个。
这个正月里,浙江农村1337个文化礼堂里都上演着这样一幕幕精彩剧情。
农民们一张张绽放的笑脸告诉你:文化礼堂,正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文化礼堂怎么建?
端“金碗”不忘精打细算,宗族祠堂变身文化殿堂
截至2013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29年位居全国省区之首。
“物质富裕了,精神更要富有。”这些年,浙江历任领导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须臾未曾放松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是什么?基层文化设施。2013年开始,浙江又把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列为当年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计划全年建设文化礼堂1000个。
一系列扶持政策、建设标准和建设规划相继出台。
浙江经济发达,但端着“金碗”依然不忘精打细算。浙江要求:文化礼堂建设主要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闲置校舍、大会堂和文化活动中心,不大兴土木。
嵊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一批丰富的文化古迹以及宗族祠堂。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祠堂,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功 能齐全”的原则,在保护好历史建筑、戏台、厢房、天井等原有设施的同时,整合基层党校、农家书屋等功能,建设文化礼堂。过去单一的传承宗族文化的祠堂,而 今变成传播先进文化的殿堂。
何止是嵊州。“目前我市文化礼堂,绝大部分都是改建、扩建废弃的校舍、利用率不高的乡村祠堂和功能不够齐全的社区文化室、乡村俱乐部等旧场地。”舟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伟江说。
苍南县有776个行政村,却建有706处宗祠,许多宗祠规模宏丽。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将一座座宗祠改造为文化礼堂。宗祠改建后,文化活动由乡镇文化 站指导,村委会、村老人协会、祠堂宗族代表日常管理。昔日逢年过节才打开吱呀大门的祠堂,而今变成乡亲们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的“全天候”乐园。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文化 礼堂 农村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