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保定将迎国家层面重大利好“传言”致楼市迅速升温
一手消息
保定市政府门口平静如常
本周五,北青报记者在保定市政府门口看到,出入公务车辆很少,平静如常,并没有出现异常繁忙的景象。当日,保定市长马誉峰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京津冀一体化要按照中央顶层设计,现在还在规划之中。保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计划建设高科技产业园,至于是否对接北京,中央部委是否会搬迁至保定,“一切服从中央安排”。
马誉峰市长称,现保定正针对如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做出部署。保定市已经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对接京津领导小组,确定了一名市级领导常驻北京,及时做好对接京津联络工作。
记者致电保定市委宣传部希望联系采访,对方以“具体情况不清楚”为由婉拒。与对外、对媒体低调相比,实际上保定市政府一直在做“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实现打造环京津增长极新突破”的部署工作,改革委、规划局、科技局等都在围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实现打造环京津增长极,如何承接京津功能疏解、产业转移中具备的优势、规划编制、工作思路、长效机制等做具体准备,还有一名副市长常驻北京做联络工作。
保定市政府梳理出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上的优势包括六条。一是文化优势:京畿文化已有三千年历史,清中后期保定为直隶总督署所在地,长期承担京畿地区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曾为河北省省会,与天津曾同属一个行政区域;二是地理优势,保定与北京、天津三角相倚,相距均为140公里左右;三是交通优势,保定通达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高铁),与规划建设的北京新机场最近距离只有15公里;四是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可为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提供广阔空间;五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六是京保合作基础广泛。
保定人说
落户北京十三年的李先生:
与媳妇商议回家看房
“晚上给在保定留守的父母打电话,周末准备坐高铁回去看房子”,已在北京安家落户的李先生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学通讯专业的,已在京落户13年,现供职于某央企。李先生调侃说:“我和我媳妇说了,咱没准哪天真回老家发展,怎么也得置办点产业,趁着没涨价赶快看看,别后悔……”
李先生家住在保定市北市区,离市政府坐公交车只有一站地,属于繁华路段。老父母已退休多年,他们是听儿子从北京打电话得到的消息。邻居们也多是听家里孩子谈论此事,大家纷纷议论,保定以前就是河北省省会,如果能迎来更多发展的机遇,真的非常期待。
大学生姚烨: 期待更多“高收入”就业机会
姚烨是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钢琴专业的大一学生,她从网上看到关于保定迎来发展机遇的报道,对她来说最实实在在的影响是,如果将来保定有更多“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她留在保定本地发展,是一件令她期待的事情。
“我们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从事音乐教育,之前的学姐们认为北京等大城市机会多,可是做‘北漂’需要很大勇气,房租等生活成本都很高,压力很大”,姚烨表示,“等我毕业时,我可能选择留在本地工作”。
编辑:付鹏
关键词:保定 北京 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