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为社会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

2014年03月25日 08:41 | 作者:汪俞佳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当政协委员,不求优秀,但求到位”

  2008年,63岁的张泓铭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此前,他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已有10年之久。

  张泓铭最大的心愿是通过客观、理性、专业的研究,为房地产领域的问题献务实之策,为社会整体发声,至于名利没放在心上。何况,全国政协委员的头衔让张泓铭感觉压力更大了,他频繁地参与各种课题调研、专题座谈,研究触角延伸至房地产领域内外的多个方面,多次担任课题负责人或主笔,并提交相关提案。

  “不求优秀,但求到位。”这是行事认真、为人低调的张泓铭对自己的要求。他原以为,委员履职生涯也会如他的学术研究生涯一般,既充实忙碌,又平静单纯。可曾想,不太张扬的他终究还是“出名”了。

  故事还得从2009年说起。

  2009年,国内多个城市“地王”频发,央企成为拿地的主力军,这一现象引起张泓铭的思考,他开始研究,央企进入房地产市场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张泓铭认为,10多年前,我国房地产发展还在初级阶段,央企为了解决当时市场的各种难题,进入房地产市场是历史需要,但后来房地产市场已经充分发展起来,从事房地产的央企自身也壮大了,应该在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性的产业和走向世界中发挥引领作用。

  于是,2010年,张泓铭向全国政协递交了一份关于《央企国企应退出房地产市场的建议》。提案一经公布,各种采访便铺天盖地而来。

  “当时提交提案的时候,心理还是有压力的。”面对舆论对该话题的热炒和朋友对他安全的忧虑,张泓铭选择不改初衷,因为他最关心的,是提案有无结果。

  张泓铭没想到,就在媒体报道该提案的几天之后,国资委就发布了央企要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的原则意见。两会结束后,国资委派人专程到上海跟他交流意见,此后又书面详细回复和肯定他的提案。就在以后的几年中,除了少数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外,其他的央企房地产企业逐步退出了房地产市场。

  “没想到央企真的开始退出房地产市场了,我的提案有作用了!”4年后,再次提及此事,张泓铭仍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眼角有些许湿润。

  今年全国两会,张泓铭照例带来多件跟“房”有关的提案,各路媒体记者也继续询问他与“房”相关的问题。“这几天来找我的记者几乎全是谈房地产的,虽然我专门研究这一领域,但内心里也关心文化。”记者发现,张泓铭今年的提案目录里,果然有一件跟文化有关的提案——《保护方言,应该纳入国家文化战略》。

  “近10年来,像吴方言区的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几岁的小孩大体能听懂方言,但基本不说,有些十几岁的青年,偶尔会说说方言,但说得结结巴巴,不地道,没有‘土味’。这种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很普遍,如此下去,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方言将在许多城市消亡。”张泓铭语气变得有些急促,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如果方言消亡,乡音不再,乡愁何所寄托?”每天与“房”打交道的张泓铭,竟为了各地的方言保护而呐喊?再一次仔细打量眼前这位长者,不由得被他的质朴和真诚所感染。

  “当下,我会继续做房地产专业的研究,毕竟我熟悉它,况且该领域问题还很多。不过,我会适当扩大自己的关注点,为广泛的公平正义说点话。”张泓铭的话,让记者突然联想到他的博客名——公义寻者。为什么取这个名字?面对记者的提问,张泓铭轻声说,“我希望自己能够人如其名。”

  这就是张泓铭,把研究和思考当做自己一生使命的人。如今,这位年近七旬的长者依然憧憬未来,他说,“这条研究路,我还想这么快乐地走下去。”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张泓铭 房地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