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理论头条理论头条
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化的推进路径
其次,完善基层民主协商的协商机制。如何协商,是基层协商民主的核心问题。第一、协商议题的设置。由谁来选择和确定协商的议题,直接决定了人们参与协商的内容和范围。协商的内容和范围,决定了基层协商民主的深度和广度。需要通过相应的规定,确定哪些内容无须协商,哪些议题必须要公开协商,从而保证人们对公共事务协商的广泛参与。第二、保证协商的公平性。需要通过有效的议事规则,避免由于知识、能力或者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参与协商不平等,避免民主协商过程受到权力、利益团体等因素的干扰和误导。第三、确保协商的有效性。通过必要的机制,对协商的意见进行协调和整合,把民主协商的意见全面真实地反馈到相关部门的工作中去。
最后,建立民主协商后的反馈机制。基层民主协商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反馈机制来实现。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民主协商本身还不具有法律效力。事实上,基层民主协商也不可能替代人大代议民主的功能。为了避免协商流于形式,就需要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各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主协商中的意见进行必要的反馈和回应。只有通过这种反馈和回应,取得共识,才能保证民主协商的持续性。在回应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使这种回应本身成为基层民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回应渠道、回应规则、回应责任机制,避免那种可有可无的形式回应,使民主协商的结果具有必要的机制保障。
综上所述,基层民主协商作为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民主形式,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以深入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基层民主协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丰富人民民主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郑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陈新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基层 民主协商 协商 发展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