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中来光伏的新冒险之旅

2014年05月09日 09:27 | 作者:杨朝英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4月底,苏州中来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交了在深交所上市的申请,并预披露了相关财务数据。

  中来光伏预披露的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主打产品为太阳能电池背膜,类型为涂覆型。

  这也是前4批预披露公司中唯一一家光伏概念企业。预披露报告显示,该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增幅达40%。

  据业内人士介绍,背膜是晶硅电池的核心封装材料,用来保护电池,是太阳能电池的“保护伞”和“护身符”。目前,由于技术门槛高、相关原材料长期受到国外氟化工巨头专利技术制约,在玻璃、胶膜、边框、背膜、接线盒、硅胶等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材料中,惟一没有完全实现大规模国产化的就是背膜。

  因此,在光伏产业历经反倾销之痛、国内产业深度调整之际,中来光伏的出现,也许能让业界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增添一些新的认识。

  路径:进口替代之路

  据业内人士介绍,背膜作为太阳能电池绝缘封装材料,主要由三种材料构成:基材、含氟材料、胶黏剂。

  它的基本工艺是将薄膜经过等离子表面处理后,用胶黏剂把加工好的含氟薄膜粘贴或滚涂到PET基材上。凭借含氟材料优异的抗拉强度、抗老化性、耐候性、阻燃性,以及基材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电气绝缘性和尺寸稳定性,光伏背膜使用寿命可达25年至35年。

  由于太阳能组件需在露天安装,有的还要在强紫外线、大温差、大风沙等恶劣条件下工作,因此,光伏背膜的质量,往往决定了太阳能组件能否正常工作。

  目前,国内高品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膜基本上使用含氟材料来保护基膜,不同的只是使用的氟材料种类不同。氟材料可以用氟膜的形式通过胶粘剂复合在基膜上,即为复膜型背膜;也可以用氟碳涂料的形式通过特殊工艺直接涂覆在基膜上,即为涂覆型背膜。

  如同太阳能产业的整体发展路径一样,背膜作为产业中的关键一环,核心技术一直在国际巨头手中。其中,尤以复膜型背膜的情况最为突出。

  据中来光伏预披露报告显示,由于复膜型背膜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氟膜被国外少数氟化工企业垄断,如2010年美国杜邦公司Tedlar品牌PVF膜就占据了全球太阳能电池背膜生产用氟膜市场的40%,加上复膜型背膜所需的高品质胶粘剂生产技术也被欧美日本等国家少数企业掌控,因此,我国复膜型背膜生产企业一般都缺乏制膜核心技术,而且生产成本也比较高。

  为此,中来光伏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线:涂覆型背膜。

  据中来光伏预披露报告透露,该公司研制出以四氟型树脂为主体的FEVE氟碳涂料,运用独特技术覆在基膜上后,形成涂层氟膜,现在已经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太阳电池背膜。

  与复膜型背膜相比,这种产品无需使用胶粘剂,氟材料与PET基膜一体化程度高,且成本较复膜型背膜降低50%左右,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另据了解,中来光伏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晨光化工研究院、国家教育部有机硅(杭州)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与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日本JET等机构也有紧密的联系。

  2008年,公司成立不久就在全球光伏业界率先推出晶硅太阳电池组件封装用四氟型太阳电池背膜,经国家相关部门鉴定,确认该产品在粘接性、耐候性、阻隔性、电气绝缘性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中来光伏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该公司共拥有已获授权的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同时,该公司也是国内首家同时通过德国TUVRheinland、美国UL和日本JET太阳能背膜认证的企业。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背膜 光伏 型背 材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