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中来光伏的新冒险之旅
压力:低成本难久远
低成本,正在成本中来光伏的有力竞争武器。
据中信证券一篇名为《膜材料行业深度报告(一)——光伏薄膜、厚积薄发》的材料显示,我国已有国内企业突破了国外少数企业对氟膜与胶粘剂的部分垄断,实现了太阳能电池背膜生产低成本、高品质的要求,将成本降到了复膜型背膜的50%。
这篇报告引用的案例就是中来光伏。
虽然得到投资银行和相关专业机构的认可,但中来光伏的前景,并不乐观。
目前,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裁决”已经生效,美国6月也将公布对华“双反裁决”,业内普遍预计裁决结果对华不利。
有媒体分析指出,欧美的“双反裁决”,把光伏行业对欧美出口的市场关掉了四分之三。这种情况下,光伏企业只能在新兴市场寻求出路,但新兴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重重压迫之下,国内市场自然成为企业追逐的重点。
但是,国内市场现在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回款速度慢,而且账期从去年开始越来越长。
中来光伏作为材料供应商,报表上透露出来的数据,就颇为尴尬。
报表显示,2013年末,中来光伏公司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总额达到1.9亿元,2012年该项指标则为1亿元,同比增长了90%。这个数字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竟高达55%。
同时,虽然该公司应付账款也从9900万元增至1.32亿元,但增速明显低于应收账款。
这个对比表明,作为配套厂商,中来光伏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并没有报表披露的那样光鲜、有力。这也加剧了中来光伏对上市融资的急迫感。
另外一个现实是,涂覆型背膜仍未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应用品种。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由于背膜产品占整个组件的成本只有3%~5%,客户转换产品后,降低总成本的效应不明显,而且转换的潜在风险又非常高,因此,自美国Madico公司2008年率先推出“一面涂覆、一面复膜”的新型背膜后,虽然韩国LG集团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相继于2010年、2011年也推出涂覆型背膜,但在全球市场上,涂覆型背膜的份额仍然很小,难称主流。
也有分析师指出,国内复膜型背膜生产企业虽然面临所需的氟膜和胶粘剂主要依赖进口,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等难题,但成本所占比例很小,对企业实质运营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且,如果国内氟膜和胶粘剂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就会直接导致复膜型背膜制造成本大幅降低,这将对涂覆型背膜的市场销售带来颠覆性影响。
此外,基于技术进步的规律,以及业界对含氟材料在环保方面的担忧,已经有学者断言,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因技术进步而出现新的材料,能够在电气绝缘、长期耐候、成本等方面性替代氟材料,这势必将对包括涂覆型背膜在内的含氟背膜市场带来致命影响。
编辑:罗韦
关键词:背膜 光伏 型背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