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芯片企业投入不及国际巨头十分之一
产业遭遇融资乏力、人才短缺、创新不足三大瓶颈
领军人物一将难求
人才是我国半导体芯片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相比于该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求,领军人才仍然极度缺乏,而产业中端的工艺师、工程师也有大量缺口。
高端领军人才仍是实现跨越的短板。广东省半导体产业协会秘书长连波说,半导体芯片产业对科技领军人才的技术和技术预见能力要求极高,既要知悉半导体芯片产业中技术的复合型,包括设计中的半导体芯片知识和整机知识的复合、制造中工艺和设计的复合、工艺中物理与化学的复合等,同时又要具备技术和管理的交叉性、技术和市场的交融性等能力。
“一家成功的公司,必须聚集顶尖人才,而顶尖人才往往喜欢自立山头,独自创业,在一个公司里也常常不能精诚合作。因此,特别需要能够团结多数的领军人物,发展领军集团,才能推动核心企业的发展。”连波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说,从目前发展比较好的国内半导体企业来看,基本都是一个领军人才回国,带领一个专业配套的团队创业,在较短时间就取得了技术、生产和市场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公司,比如中芯国际、中微半导体、展讯等。当前领军人物可以说是“一将难觅”。
另一方面,相较于顶级人才和产业工人来说,产业中端的工艺师、工程师有大量缺口。中山大学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王钢说,目前国内不缺乏半导体芯片设计人才,但能够将设计实现的工艺师和工程师严重缺乏,设计师再有想法,也没有办法将其实现。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平说,工艺师、工程师最少需要5年历练,才能在企业里熟练地做事。本就稀缺的工程师还经常被挖,去年公司就有一个工程师被新加坡一家公司以10倍的工资挖走了。
目前,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重设计、轻运营”现象较为普遍,技术市场管理人才也成为当前不少企业研发成果产业转化的短板。连波说,中国有很多去国外进行技术学习、在大公司做技术研发的技术人才,但是鲜有国外公司培训的技术市场人才,以及市场规划与管理人才。这种人才的缺乏,造成了国内公司多次出现“一代拳王”,公司大多只有CEO亲自操盘,才能出现早期的成功,但是这不是技术市场规范管理的成功,所以难于复制。
“一些不缺乏核心技术,但是缺乏将这些核心技术变成产业应用的人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一家广东的半导体芯片设计企业创始人说。这家企业曾研发出一些业内领先的核心芯片,但是过去几年在市场上却建树不多。该创始人坦承,懂技术的确实不一定精管理、精运营、精市场,接下来将和国内一些重大的系统集成商进行战略合作,通过他们的运营优势尽快将研发成果进行市场化。
此外,半导体芯片人才的“本土培育”上存在模式短板:一方面很多高校教授只关心学术,距离产业、市场很远,另一方面半导体芯片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平衡,特别是缺乏跨学科、科专业的系统型人才。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易清明说,芯片研发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硬件设计,同时和指令系统、操作系统高度关联。现在的情况是,软件专业的学生不懂硬件,硬件专业的学生不懂软件。
(本稿件由记者刘国政、李芮、周菁华、扶庆、郭宇靖、叶锋、徐海波采写)
编辑:罗韦
关键词:芯片 半导体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