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让孩子走出无声世界

———记江苏省邳州市政协委员、邳州市 聋儿康复中心主任潘颖

2014年07月22日 08:41 | 作者:张朝鸿 邳文办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服务社会

  “康复一个聋儿,温暖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会。”这是潘颖办学的心得,也是她办学的宗旨。2008年3月,为了更好地服务聋儿,她克服困难准备建校。但建校预算需要300多万元,这对于她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她一筹莫展,曾想到过放弃。但为了尽快把学校建起来,让更多的聋儿都能得到训练,她带着全家节衣缩食,并顶着压力说服家人变卖了自己家的房屋,一家四口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里,而后又向亲朋好友四处借债,通过银行借贷、民间借贷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为了保证大楼顺利建成,她与丈夫轮流吃住在工地,无论春夏秋冬,披星戴月、日夜奋战,人累瘦了、晒黑了,校舍终于于2009年初投入使用。新教学楼内能容纳300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设有教室9个班、办公室、单训室、电教室、娱乐室、宿舍、餐厅以及与康复训练相配套的听力检测室、助听器验配、维修室等。同时为了方便聋儿家长前来陪护,又建成2510平方米的陪护楼供家长居住,从而形成了家校合一、共同促进的新型康复训练机构,是国内首家民办机构的创新模式,得到了“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肯定和推广。

  先进的办学理念、高效的康复效果,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中心的生源不断扩大,并辐射带动苏、鲁、豫、皖四省。10年来,中心先后收训2—6岁聋幼儿348名,通过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其中250名聋儿进入正常学校就读,现有在训学生98人,其中97%已开口说话,使他们做到“聋而不哑”,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信念,尽早地融入社会。中心还先后培训聋儿家长6000余人次,并义务为老年耳聋患者提供服务16800多人次。

  在爱心的驱动下,潘颖的聋儿康复事业越办越好、越做越大,为聋儿撑起了一片蓝天。2003年中心成功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注册,成为苏北地区首家合格的国家级注册单位。同年,被徐州市民政局评为“市级民办诚信非企业单位先进集体”;2004年被省民政厅评为“省级民办非企业单位先进集体”;2005年又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民办诚信与自律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江苏省残联评定为“0-6岁贫困聋儿抢救性训练”定点机构;2009年被徐州市慈善总会评为“聆聪语训”工程定点机构。

  潘颖坚信,只要有爱心和恒心,聋儿康复中心必将成为聋儿走向有声世界的驿站,必将成为更多聋儿迈向美好明天的乐园。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康复 儿子 训练 孩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