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生宣和熟宣的区别及特性
据安徽明星宣纸厂北京分店,北京四宝堂总经理沐永强介绍,宣纸中的生宣和熟宣是有很大区别的,书画家要根据其不同的特性进行选择,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其区别和特性如下:
柔韧性
生宣纸的柔韧性十分突出,将生宣捏在手中,手感很柔软,揉成一团后再经过熨烫,依旧可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用毛笔在生宣上书写,能够体验出柔韧十足的感受。
在生宣上创作,作品完成待墨迹干燥后,任意团揉,经过装裱处理后,依旧呈现平展的视觉效果。装裱后的书画作品年代久了出现陈旧或残缺现象,可以将其画心揭出,重新装裱,外观焕然一新。
湿染性
判断生宣与熟宣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在宣纸上,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生宣的这种特性被称做湿染性,不同的生宣显现的湿染性不同。这种特性运用在国画中,可以增强韵味和层次感;运用到书法创作上,当书写者练就入木三分的书写功夫后,生宣的湿染性使得字体饱满而刚柔并济,作品装裱后,水墨线条会透露出圆润立体的视觉冲击力。
但由于生宣的这种湿染性,使得书写变得难上加难,书写者需经过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但可以锻炼书写者的内涵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其耐心和品格的途径。
吸墨性
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比较明显,用浓墨则相对减弱。正是因为有湿染性才又具备较强的吸墨性,从湿染性上说,生宣具有较强的吸墨性使得其产生独特的湿染效果,反之,较强吸墨性使得其产生独特的湿染效果,二者相辅相成。正因为这种较强的水墨吸附性能,使用生宣创作出来的书画作品才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和独特魅力。
吸墨性的另一方面就是吸水性,生宣具备吸墨性也就是具备较强的吸水性,这种吸水性能使得书写有淋漓尽致的味道,同时,由于水的特性,书画的质感才体现丰富的韵味和血肉滋润的效果。
艰涩性
在书画创作领域,生宣的使用正因为其书写难度才使得艺术创作大放异彩。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造成用笔和用墨都变得困难,但一旦超越,便能体会到书写产生的充实感和强烈的笔触感。从太极书道实践出发,在这种艰涩性书写中循序渐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笔与纸之间的摩擦一旦被克服、磨合得很好后,书写就能突破困境,品尝到逐渐进步的快乐。
轻灵性
因为宣纸轻而薄的特性,太极书道实践开创了悬空书写训练法,就是在悬空挂着的生宣上进行书写(绘画)创作,亦称为轻灵派书写。通过悬空纸张书写,能更深地体会柔软的毛笔、特殊的水墨效果、生宣纸之间的关联,能够认识到书写中意识活动作用的重要性。
持久性
关于生宣书写具有的持久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宣纸与其他纸张相比,其质量的优质性十分突出,优质的宣纸可以几十年不变色、不脆化,放久的宣纸如同陈年老酒具有更好的书写效果。由于宣纸具有持久的保质特点,有利于保存和收藏。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生宣的书写存在很大难度,为此,书写者只有持之以恒训练才能大展拳脚。生宣纸给书写者设置了“耐心”尺度,成为培养耐心的手段所在。
胶着性
在生宣纸上书写,待墨迹晾干后,即使在清水里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浸泡而化开,这就是宣纸具有的胶着性。这种特性使得书画作品装裱后更显艺术美感。生宣的胶着性与其吸墨性有关,即使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手,手上也不会沾染上墨迹。
编辑:付裕
关键词:生宣 熟宣 宣纸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