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媒体:京津冀三地之间“断头路”长达2300公里

2014年10月13日 09:05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环京“断头路”

  阻碍京冀协同发展

  类似徐尹路这样的“断头路”,还出现在京秦高速燕郊段。刚来河北不久的张先生开车来到京秦高速位于燕郊的收费站,试图从此处进京,却被告知,目前这条高速路只修通了燕郊到三河的路段,他无奈开车原路返回。

  河北涿州也是通往北京“断头路”较为集中的地区,从涿州东城坊镇西疃村和赵家铺村往北不到一公里,路便到了尽头,远处只有荒草。东城坊镇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镇里不少道路,其实再修三四公里就能连上北京。

  河北涿州交通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涿州有4个乡镇,95个村与北京房山区的4个乡、28个村接壤,两地农村人口往来、婚嫁较为频繁。“但从北京进涿州,只能通过107国道和京石高速,次干线及低等级的道路几乎没有。”

  这些“断头路”不仅造成出行的不便,也阻碍了两地的发展。

  通州区郝各庄村,是距离潮白河最近的村庄之一。村干部孙女士介绍,约三分之一村民都在燕郊谋生,徐尹路迟迟没有修通,郝各庄村自身难以发展。而在燕郊一侧,燕郊北环路上的一家房地产中介小李说,他卖了3年房子,每年都在以“断头路”要通车为亮点吸引在北京工作的买房者,“但到现在路还没通,而且由于路没有通,很多要进驻小区周边的餐饮、服装等商家,都不愿过来了。”

  修复“断点”

  规划同图建设同步

  京冀之间何来如此多的“断头路”?

  “京津冀三地之间,‘断头路’多达2300公里,究其原因是,这三地间,话语权不对等,市场机制欠缺,缺乏区域发展的观念,这些都是阻碍的原因。”在今年8月的“2014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一语道破其中的原因。

  河北承德市一位官员透露,一些通往北京的路,在承德境内已经修好,但是北京境内却没有修。他认为,连通“断头路”则需要两地的协商,然而一些工程仍然需要河北省来牵头,导致沟通协调出现问题。

  就如何破解“断头路”困局,承德市相关部门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已有所行动。今年4月份,承德市交通运输局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规划,提出与京津冀路网规划和建设安排协调一致,随着《国家公路网规划》和《河北省普通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的印发和各自路网规划的调整,“解决对接公路行政等级不一致和建设安排不同步问题”。

  今年5月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交通一体化专题会议上表示,要推动三地交通“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

  在一体化的呼声之下,京津冀三地均做出了对应的承诺。比如,北京市交通委日前表示,在将出台的《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14-2030年)》中,计划到2020年,形成京津冀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和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也承诺,为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计划到2020年将这些“断头路”全部打通。

编辑:牟宗娜

01 02

关键词:京津冀断头路 徐尹路 燕郊“北漂”族 京津冀协同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