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秸秆:不烧,该咋整?(图)

2014年10月16日 10:09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秸秆“编”出致富路

  与很多地方对秸秆处理的忧虑不同,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这貌似“无用”的秸秆却为当地“编”出一条致富路。

  秋收时节,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农民把收获的水稻、玉米皮等秸秆晾晒消毒后编制成精美的草编工艺品,既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又增加了收入。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协调农商行资金扶持创办了草编合作社,通过网商、微博等渠道发布供求信息。目前,全县有10多个专业村上万名农民从事农作物秸秆编制业,年编织出口秸秆工艺品100多万件(套),消化农作物秸秆4000多万公斤,当地农民靠编织秸秆工艺品走上富裕道路。

  无独有偶,在江苏省射阳县合德镇,近日不断传来喜讯:北京、莫斯科、拉斯维加斯、里约热内卢等国内外会展纷纷邀请他们带着草编织品去参展。这些过去无人问津的秸秆如今却“栽”到欧美人的墙壁上,用来编织窗帘、墙纸、装饰材料等。

  据悉,射阳县为解决秸秆禁烧问题,县农业资源开发局2010年投入财政资金120万元,在合德镇桃园村建起了秸秆草编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用秸秆手工编织窗帘、工艺墙纸、秸秆工艺画及其他草编织品等系列家装饰物。农民农闲季节既可以到合作社车间上班,也可以利用秸秆在家中编织。

  当地还成立了江苏桃园家饰有限公司,并设立了16个分公司,负责回收并销售产品。目前已有10多个乡镇近万名农户从事秸秆编织,每个农户每年坐在家中可增收2万元。秸秆系列产品已经远销美国、巴西、日本、韩国、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草编工艺墙纸也被认定为“江苏名牌”。

  秸秆还田益处多

  除了用来“编织”,秸秆还田对土地其实也益处多多。

  “一亩稻田大约产生稻草500公斤,将其集中到田头堆放,添加专用的‘腐熟剂’、尿素和水,完全腐熟后可形成100公斤的肥料,隔季使用可节省肥料20%~30%。而堆肥的成本很低,只需要人工钱和每亩8元的‘腐熟剂’。”安徽省肥西县土肥站站长黄厚宽介绍说。

  据悉,就秸秆综合利用而言,最广泛、便捷的方法还是机械化收割、粉碎、旋耕还田,但对于一些不便或无法使用机械化作业的地方来说,田头就地堆肥,是消化秸秆、避免焚烧的一个好方法。今年秋季,合肥市83个主要涉农乡镇(街道)均制订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计划。其中,肥西县上派镇、三河镇等以秸秆堆(沤)肥利用为主;肥西县花岗镇以草编利用为主;庐江县盛桥、巢湖市凤凰山街道以收集发电利用为主;其余乡镇(街道)均以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利用为主。

  资料显示,秸秆还田之后,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缓慢分解,释放出其中的矿物质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分解时形成的有机质、腐殖质又可为土壤中微生物及土壤生物提供原料,从而使土壤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增进土壤肥力。同时,秸秆也可以被转化为固态、液态、汽态燃料,如生产乙醇汽油,节约或替代汽油使用。

 

编辑:顾彩玉

01 02

关键词:秸秆 秸秆焚烧 哈同公路 水稻秸秆 黑龙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