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红二代"聚首北京座谈 林彪之女林豆豆即席发言(图)
1932年5月28日中央红军东路军回师闽西地区。此役红军攻占城镇10余座,歼灭国民党军第49师大部,俘副旅长以下23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0余支、火炮8门、飞机2架和军用物资,同时筹款百万(银元)。这一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闽西苏区,发展了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支援了东江地区人民的斗争。
漳州战役是中央红军在执行外线作战任务情况下所进行的一次城市进攻作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正确选择战役进攻方向,于被动战局中争取主动并取得胜利的杰出典范。
第一,正确选择了红军东征的战役进攻方向。赣州撤围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就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问题进行讨论,毛泽东提出向赣东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但遭到"左"倾路线的否定,直至进入闽境后,在不利的战事情况下,苏区中央局才同意了毛泽东再次提出的向敌人力量薄弱地区进攻的战略方针,使漳州战役的顺利实施成为可能。
第二,在选择战役进攻方向时,毛泽东及时提出了红军东路军应"直下漳(州)泉(州)"的建议,为红军东路军战役行动指出了正确的作战方向。第三,在战役部署上,红军东路军实行了集中兵力,先扫外围,后取中央的正确战法,使得攻克漳州顺利进行,大长了红军的志气。
漳州战役的胜利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的正确性。是毛泽东敢于坚持真理,不断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作斗争的结果,在此次战役中,毛泽东坚持真理的方式,则更多地表现为耐心、韧性与顽强。这种顽强的自信,追求真理的执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
童丹宁向与会者汇报了建立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筹备以及工作进展情况。1900年12月,父亲童小鹏经中央习仲勋批准,到漳州定居撰写回忆录,一到漳州力促建立攻克漳州纪念碑。1992年4月20日,由聂荣臻元帅题写碑文的“中共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在漳州红楼前揭幕。1997年7月童小鹏题写“红军桥”和“漳州战役南靖决战纪念室”。1997年9月17日童小鹏证明信,漳州战役在内洞村。“攻漳战役研讨会”于60周年、70周年、80周年之际在漳州举办三次。2012年6月,王辉球之子王涌涛向漳州市委建议建纪念碑。2013年7月15日—9月18日童丹宁分别致信漳州市委陈冬书记、福建省委于维国书记、国家民政部李定国部长致信《关于建立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建议》。2014年南靖县完成“纪念园”总体规划设计。2014年9月,南靖县发改局通过漳州市上报福建省发改委投资2000万,建纪念园,并建百位将军塑像。
童丹宁在座谈会上宣读了致中央领导人《关于建立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的建议》和《一年工作计划》,希望各方面齐心协力,2016年4月20日漳州战役纪念日前将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建成。
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中将在发言中谈到,当前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蛊惑人心,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支持。
林彪元帅之女林豆豆在即席发言中提出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事件应加紧挖掘、整理的建议。
经过充分的讨论,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倡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支持,参加座谈会的东路军后代们在军旗上签上了自己和父辈的名字。
会后,与会者进行了集体合影。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红二代 座谈会 林彪 林豆豆